巍然砥柱立中流
80年前的这一天,胜利的欢呼穿透硝烟,苦难的土地迎来黎明。
那些在山河破碎时发出的呐喊,在枪林弹雨中前仆后继的身影,在绝境中凝聚起的不屈力量,成为民族最滚烫的历史记忆。
燕赵自古多慷慨,烽火更铸英雄魂。
作为敌后抗日主战场,河北每一座山峰都回荡着血战到底的怒吼,每一条河流都奔腾着不屈的意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燕赵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
80年后,我们循着历史的脉络,回望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探寻胜利的密码。
走进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里面有一份特殊的烈士名单。名单详细记录了从1937年11月晋察冀边区创建,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期间,晋察冀军区牺牲的357位团职以上干部的信息。名单中的烈士,99%以上都是共产党员。这份名单,见证牺牲,见证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也见证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熊熊烈火,燃烧在广阔战场。百团大战犹如暴烈的雷霆,沉重打击了日军“囚笼政策”,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抗战的意志和力量。黄土岭战役,让“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凋谢在太行山上;“平原上的模范伏击战”香城固战斗,打得敌人心惊胆寒……八路军的节节胜利,如火炬照亮暗夜,将必胜的信心注入人民心中。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水上游击战……看啊,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河北军民在华北大地筑起坚不可摧的长城。
碧血忠魂,长存于天地之间。十字岭上,左权将军以身殉国家,热血卫吾华;“地道英雄”张森林大义凛然,誓将碧血染春秋;以相机纸笔为刀的战地记者雷烨,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狼牙山五勇士战斗到底,义无反顾纵身跃悬崖……万千英雄,用身躯缝补破碎的山河。他们有的有名,有的无名;有的记录于报章,有的传诵于乡野。无论有名还是无名,他们都被深深铭刻于心,成为永不褪色的民族记忆。
历史从不会被尘封,只会在回望中愈发清晰。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国家,总是在一次次回望中,积蓄压倒困难、穿越风雨的力量。
20年前,吕正操将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不容置疑地说:“要抗日,不找共产党怎么行?”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高擎旗帜的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翻开1939年的晋察冀《抗敌报》,里面有一篇通讯《王家川没有死》。平山籍英雄王家川牺牲了,他的弟弟报名参军,自称叫王家川,说:“不仅俺叫王家川,俺与敌人打仗牺牲了,家里还有一个16岁的弟弟,他也叫王家川,俺村还有上百青年,他们都叫王家川。”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中国共产党把中国民众空前地动员与组织起来,全民皆兵、全民参战,兵民一心打击侵略者,这种同仇敌忾的斗志、永不屈服的坚定,成为战胜侵略者的力量之源。
硝烟散尽,记忆不灭;山河重光,精神永续。
“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这是朱德总司令1943年在纪念左权将军牺牲一周年追悼会上的题词。
走过先辈战斗、牺牲的地方,脚下是热血浇灌的土地,头顶是生命撑起的晴空,心中有太多的悲壮与感动。这是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是代代相传的精神传递。
而最好的铭记,就是接过这永恒的精神火炬,在飘扬的旗帜引领下,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勇毅前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