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评丨检验检测“沉下去” 县域经济“强起来”
冀时特约评论员:延迹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的“活力细胞”,其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地方经济韧性与潜力。
今年以来,河北聚焦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痛点,以“一集群一对策”实现省级以上检验检测机构全覆盖。这项举措并非简单的机构铺设,而是推动检验检测资源全面优化重组与精准下沉,以质量提升撬动产业生态重构,为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8月15日,河北省智能机器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
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建设路径。长期以来,检验检测资源分布不均、企业送检成本高企、技术标准衔接不畅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跃升的“阿喀琉斯之踵”。对此,河北不走“一刀切”的建设老路,而是探索出四条差异化路径:32个集群由省直机构直接下沉,让权威技术直抵产业腹地;29个集群依托地方政府新建机构,填补区域检测空白;28个集群激活龙头企业实验室社会化服务,盘活存量资源;18个集群通过就近辐射延伸,扩大服务半径。四种方式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兼顾权威性与便利性、专业性与经济性,成功破解了全覆盖难题。
供需匹配,构建高效能服务网络。“全覆盖”绝非“摆样子”,核心在于服务能力与产业需求的“真匹配”。107个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涵盖装备制造、食品医药、钢铁等9个产业大类,河北针对不同集群的产品特性、质量标准与市场需求,量身打造检验检测机构,确保服务供给“对口”“解渴”。此举有效避免了资源错配和服务空转,让检验检测资源能够直接作用于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显著提升了服务的投入产出比。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初,全省共有国家质检中心23家、省级质检中心81家、资质认定获证检验检测机构2554家,检验检测从业人员7.23万人,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的质量服务支撑。
赋能产业,助推全链条优化升级。检验检测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上。全覆盖工作的完成,推动检验检测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赋能,为河北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带来多重利好——产品质量得以提升,帮助企业及时改进产品质量问题,确保符合乃至超越国家、行业标准,大幅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成本得以降低,无需远赴外地送检,能够将更多资源投入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区域品牌信誉得以强化,统一、高水平的检验检测有效提升集群整体质量形象,助力赢得更广阔市场空间。从研发到生产,从检测到销售,检验检测机构的融入让产业链条更完整、更坚韧,成为河北县域产业从“规模扩张”迈向“质效齐升”的生动写照。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节点,河北推动检验检测“沉下去”的实践,为县域经济“强起来”夯实了质量根基,在质量强省建设进程中迈出坚实一步。当每件产品都持有权威检测的“身份证”,每个产业集群都具备技术赋能的“智慧脑”,河北正以质量为帆,在产业变革的深水区行稳致远。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