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新闻网立足河北,覆盖全国,基本定位为“权威媒体,新闻网站”。

太行新闻网

城市: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 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定州辛集雄安正定太行资讯京津冀网事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太行新闻 > 省内新闻 >

杂技节“回家”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 张新悦 时间:2025-09-21 17:19:28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说到杂技,总不免让人想起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作为我国杂技发祥地之一,吴桥现有137家杂技团体和3所专业学校,杂技相关从业人员约3万余人,年培养杂技艺术人才超千人。

出国门,上春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桥杂技不仅历史悠久,还是一张文化名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绝活

踏入河北省吴桥杂技大世界,好戏正酣。

“鬼手居”内,红绸方桌前,表演者王立刚用两只青花瓷碗和3枚海绵球展现“三仙归洞”。只见他手腕轻旋如戏蝶,碗沿刚碰出脆响,球已遁形——好奇的观众使劲凑近了看:“愣是没瞅见!”

江湖文化城“杂技小院”里,表演者彭立新耍的钢叉在颈背、脚踝间游走如灵蛇。忽听他低喝一声,脚跟猛蹴,钢叉“嗖”地冲天,下落时被他手肘稳稳兜住。满场惊呼声未落,叫好声已冲上棚顶:“这功夫,绝了!”

一个个绝活,一声声惊叹,是千年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吴桥县地处华北断陷黄骅坳陷区,贫瘠的自然环境迫使吴桥人在冬春农闲时靠耍杂技卖艺谋生,以锅碗瓢盆、桌椅、刀枪棍棒为表演道具,创造出“舞飞叉”“蹬大缸”“转碟”“三仙归洞”等表演形式。

紧邻大运河,也为吴桥杂技艺人走南闯北、卖艺谋生提供了便利。明清时期漕运兴盛,沿河码头村镇林立,杂技艺人随商船南下北上,形成了“走码头”的卖艺传统。

没有吴桥不成班。吴桥杂技艺人吸收各地民间文化精华加入表演中,让吴桥杂技兼容并蓄,加之沧州地区尚武之风盛行,素有“镖不喊沧”之说,“以艺谋生、以武强身”的文化基因促进民间武术与杂技相互融合,形成了杂技中的硬气功、刀山索桥等惊险项目。

20世纪初,已有一大批吴桥杂技艺人走出国门,在意大利、德国等30多个国家演出,涌现出孙福友、孙凤山等30多位享誉国际的杂技名人名班。

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又一批吴桥艺人分赴10多个省市帮助当地建团,中国杂技团、沈阳杂技团、天津杂技团等都有吴桥杂技艺人的身影。

如今,吴桥杂技在表演形式上大胆创新,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和科技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打造出美轮美奂的舞台背景,增强了节目视觉冲击力;除了传统民乐外,还融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更增添时代感与感染力;节目编排上打破传统杂技节目各自独立的模式,将多个杂技项目串联起来,形成有情节、有故事的综合性表演,提升节目的整体艺术水准和观赏性。

2006年,吴桥杂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除了“鬼手居”“江湖八大怪”等民俗旅游品牌,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景区还推出了《江湖》《时·代》《运河·印象》《江湖魂》等大型杂技情景剧。

机会

“来吴桥一天根本玩不够,赏传统杂技、看马戏,还能体验捏面人、学顶碗、变魔术,太有意思了!”山西游客吴彬两天的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凑,白天感受杂技魅力,晚上欣赏运河美景,饿了来盘香酥吴桥烧鸡。

“作为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内的IP酒店,我们可同时容纳800人就餐、400人住宿,8月以来几乎每天客满。”吴桥县红牡丹宾馆经理赵英敏说。

近年来,吴桥县用杂技这一金字招牌推动杂技与文旅融合发展,去年全年吸引上百万人次游客,文旅企业营收超1.6亿元。吴桥县先后建成云瑧金陵杂技酒店、打造运河人家美食街、修建大运河堤顶路、平整105国道路面。“运河公园、岳庄乡村充满野趣,返程时游客还能带上吴桥特有的杂技摆件与古籍文创。”吴桥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叶晗说。

在吴桥,杂技这一行是许多人的职业选择。“我6岁开始学杂技,10岁登台演出,如今在青岛方特梦幻王国常年驻演。”吴桥杂技演员张兆国从小在吴桥张硕舞蹈杂技艺术团学习,登台演出后,每个月能有5000元的保底收入,演出多的时候能拿到8000元。

张硕舞蹈杂技艺术团在校学生有266人,还有160名毕业生成为专业杂技团演员。“2019年以前,我们杂技团主要在国外演出培训,与多个国家常年合作,每小时杂技教学费用约300美元,演出费用每人每月至少2000美元。”团长张硕说,杂技是跨越语言障碍的艺术形式,飞叉、鞭技、柔术、舞龙等传统杂技节目在海外很受欢迎。

杂技演出市场火爆,也带动了杂技道具、杂技服装等相关产业发展。

“我们的订单来自全国各省市杂技团,也有部分民间杂技团。”吴桥县丰耀杂技魔术道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文明注重通过道具增加杂技“科技”含量,为舞台效果加分,赋予杂技艺术更多新鲜感。公司研发的道具不仅拿下20多项国家专利,还制定了《吴桥杂技基本功标准规范》《吴桥杂技魔术道具通用技术条件》两项行业标准,年生产道具超10万件。

期盼

杂技节要回家了!这是近期吴桥的大事,也是杂技人的盛宴。

杂技节全名叫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创办于1987年的国际性杂技赛事,与法国巴黎“明日与未来”国际马戏节、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并称“世界三大杂技节”。

虽以吴桥冠名,但将于9月28日至10月3日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该赛事首次全程在吴桥县举行。

“以前吴桥举办国际性杂技艺术节硬件设施不足,无奈只能‘借地’办节。”吴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健道出其中缘由。

近几年,吴桥先后建设起吴桥云臻金陵杂技酒店、吴桥杂技博物馆、吴桥东方杂技城,可以满足世界标准杂技表演需求和国内外游客住宿餐饮需求;产业业态也不断丰富,交通路网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办节承载力不断提升的吴桥,让杂技节“回家”有了底气。

随着杂技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深耕杂技事业50年的首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节目创编人刘文忠欣喜极了:“这是我们杂技人盼了多少年的事啊!”

每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举办期间,都会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节目组近百位杂技艺术家角逐奖项,参赛节目代表着当今世界杂技的最高水平。此次比赛,将从600余个世界顶尖节目中遴选出28个节目最终参赛,由12位专业评委评选出金、银、铜奖项。办节的同时,还将举办国际马戏论坛、杂技演出洽谈会和杂技艺术展览等活动。

“作为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主会场,吴桥东方杂技城已准备就绪。”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副校长王洋说,吴桥东方杂技城设计源于马戏杂技的特殊表演形式,以圆形为空间形态,形成“天圆地方”的布局理念。

前几天,在“‘吴’奇不有 等你来‘桥’——全国知名网络媒体走进吴桥”座谈会上,文旅记者们化身“智囊团”,围绕吴桥杂技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我们将全力以赴,迎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回家!”吴桥县委书记陈国帮说,大运河边的这座城市,正推动“杂技+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冲刺文旅兴县梦想。

回归故乡、回归街头、回归本真,吴桥正不断擦亮世界杂技艺术摇篮名片。


责任编辑:张新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