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新闻网立足河北,覆盖全国,基本定位为“权威媒体,新闻网站”。

太行新闻网

城市: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 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定州辛集雄安正定太行资讯京津冀网事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太行新闻 > 省内新闻 >

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拓场景促研发,推动京津冀机器人产业高效衔接

来源:河北日报 编辑: 张新悦 时间:2025-09-09 17:01:44

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拓场景促研发

推动京津冀机器人产业高效衔接

8月20日,在位于北京的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蒙洋(左)向访客介绍展品。

焊接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按摩机器人、检测机器人……近日,在位于北京的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正在展示“十八般武艺”。

“刚和客户敲定供需细节,近期要去趟唐山。”接待完访客,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蒙洋才抽身接受记者采访。

为推动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在唐山设立了唐山·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这次去唐山,蒙洋将带几家北京机器人研发企业,考察唐山的零部件制造企业,促进双方对接合作。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0年,蒙洋联合团队创办的创客天下集团已经孵化了30多家泛IT企业。但他敏锐察觉,孵化领域过于宽泛,对产业的聚焦度不足。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必须打造一个专业的产业促进平台。在北京市相关单位的支持下,创客天下集团联合多家企业组建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服务。蒙洋担任总经理,深度参与各项事务。

结合机器人产业实际特点,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布局产业链、创新链和公共服务三个板块内容,打造聚焦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他们将从事机械臂、底盘、芯片、调度算法、机器视觉等研发生产的头部企业聚合到一起,围绕具体场景做突破,对标国际上的先进技术,细化到指标,并牵头科研力量进行重点攻关,还将成果进行推广和应用。

同时,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推进机器人领域概念验证计划、中关村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

在北京,有300多家机器人企业,大部分企业与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产业协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北京有研发与企业资源,唐山有制造基础,津冀有配套与应用场景,三者结合才能形成京津冀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蒙洋说。

2023年2月,唐山·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成立。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与唐山高新区联合探索“机器人+”的协同创新模式。

让蒙洋振奋的是,3个月后,在北京举办的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市经信局、天津市工信局、河北省工信厅共同签署了《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三地聚焦机器人等六条重点产业链,联合绘制产业链图谱,推进重点产业链协同。

“我们立足京唐两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围绕机器人‘卡脖子’技术开展联合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和产业服务,加快推动机器人应用场景提档升级。”蒙洋说,唐山年收入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他们都走遍了。

针对华通线缆关键生产环节智能化需求,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联合北京优质团队和公司,为其引入3D视觉识别系统与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打造机器人视觉引导拆垛上料、机器人线盘穿芯轴及码垛等多个机器人化项目。目前,多个项目已在华通线缆韩国工厂投入使用。

在走访水泥行业重点企业时,他们针对混凝土拌合物的自动取试场景需求进行了技术攻关,开发了可实现从原材料取料到装模、运输、养护、废料排出等全程无人化的智能化柔性机器人,解决了样品缺失、漏检等问题。

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还遴选出京津冀机器人企业优质科技成果,尝试与唐山钢铁、化工、陶瓷等特色产业相结合,挖掘“机器人+”场景应用,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目前,唐山·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已征集京津冀地区90余家企业需求,累计对接机器人相关企业30余家,为企业提供应用场景落地和配套制造资源。

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创新生态体系日益完善,在北京建成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基地,在唐山高新区建成优质成果转化和中试基地,力争将京津冀地区打造成为机器人产业配套和应用基地。

除了地面机器人,蒙洋还将目光投向低空技术和装备上。“无人机相当于‘天上的机器人’,低空装备与机器人有很多技术共同点。”蒙洋说,今年5月,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牵头成立中关村低空技术创新中心。

2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摆满了飞行汽车、个人飞行背包、灭火无人机等30多个公司的先进低空装备,展示了前沿低空技术。

“我们正在构建以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蒙洋介绍,目前,他们正在与京津冀一些城市对接,共同规划低空经济发展路径。未来,将复制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经验,推动京津冀低空经济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张新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