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借力京张医疗合作,提升区域医疗水平优质医疗服务来到家门口
8月26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张家口市第一医院院长王洋(左)在诊断患者病情。
8月26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康复训练大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日前,张家口市民张女士因突发耳疾来到市第四医院就医。令她意外的是,为她治疗的是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专家雷雳。“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北京专家的治疗,让我心里很踏实。”张女士说。
如今,在张家口的医院里,北京专家常态化出诊;在急诊抢救的关键时刻,京张两地医院远程会诊高效联动;在基层医疗机构,由北京知名医院带教的医护人员已成为服务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得益于京张医疗合作,张家口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越来越优质的医疗服务。自2015年以来,张家口市已有1家省属医院、10家市属医院与北京13家知名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全市进京就诊患者减少超151万人次。
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今年,是北京天坛医院(张家口)脑科中心投入运转的第十年。天坛医院先后有35位专家来到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将该院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送到张家口百姓身边。
“有了北京天坛医院作强大后盾,通过紧密合作,脑科中心得以迅速发展。”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北京天坛医院(张家口)脑科中心主任李储忠介绍,目前该院诊疗疾病的准确性以及接诊病患的数量都在显著提升。李储忠还有一个身份——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
对接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北京安贞医院(张家口)心脏中心、北京朝阳医院(张家口)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也相继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投入运转,进一步方便患者就医。
作为全省率先与北京签署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的地区,张家口市于2015年与北京市卫健委、河北省卫健委签署《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开启京张医疗合作序幕。随后又于2019年、2022年分别签署了《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和《巩固深化京冀张医疗卫生发展框架协议》,拓展合作范围,稳步推进深度融合。
自京张医疗合作启动以来,北京多家三甲医院与张家口重点医院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通过“固定坐诊+按需会诊+手术带教”模式,让北京优质医疗资源来到张家口患者身边。
北京医疗专家还通过“按需响应”机制,为张家口急重症患者提供绿色通道。今年3月,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接收一名严重创伤患者,因病情复杂,当地医生立即申请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远程会诊。北京专家通过5G远程诊疗系统明确诊断方案,并同步指导当地医生开展手术。术后,北京专家还定期通过线上随访,调整康复计划,最终使患者顺利康复。
“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同仁医院的眼科、积水潭医院的骨科,这些全国顶尖学科的部分专家被引进到张家口。”张家口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合作以来,在北京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理念影响带动下,张家口医疗行业的整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通过京张医疗合作,张家口患者遇到疑难杂症需要前往北京就医的局面得到根本性改变。
据不完全统计,与合作前相比,张家口市各合作医院门急诊人次平均增长69.8%,出院人次平均增加54.9%,手术例次平均增加105.6%,疑难手术例数平均增加57.7%。
合作模式不断创新
京张医疗合作项目从最初的技术帮扶发展到科室共建、人才培养、科研引领、远程合作等多方面,合作层次也从单一学科向传染病防控、采供血、急救、卫生监督等多学科、多领域拓展深化。
来到张家口市第四医院,门诊大楼上的大字尤其醒目:北京同仁医院张家口合作医院。在医院内部,同仁元素格外明显:医院装修风格是熟悉的“同仁绿”,实验室用的显微镜与同仁医院是同一个牌子、同一个型号,手术使用的主要器材也完全一样……张家口市第四医院与北京同仁医院合作共建眼外伤科、角膜病科、耳科、头颈外科4个科室,已先后开展17种复杂手术。
张家口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京张医疗合作的“同仁模式”,已具有可借鉴、可推广的价值。
所谓的“同仁模式”,就是根据张家口及周边地市需求及薄弱点,特别是外转率高的病种,由北京同仁医院帮扶共同新建学科,填补区域学科空白;北京同仁医院专家直接参与科室业务,特别是强化对当地医生的培养,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按照北京同仁医院的标准管理,将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理念植入张家口市第四医院。
北京胸科医院帮扶张家口市第二医院、肺科医院,打造出了“一托二”的合作模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以下简称“北医三院崇礼院区”)采取人财物全部托管的模式,打造国际知名运动诊疗创伤中心……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带动张家口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现在,除本地患者外,山西、内蒙古等地很多患者也选择到张家口就医。
区域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优质医疗资源不均衡不充分,一直是就近看病就医的难题。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有益探索。
作为首批打造的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里唯一的一家运动创伤专业医疗中心,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利用运动医学科、骨科、康复科3个科室的优势,全力打造“运骨康大专科高峰”,辅以心内科、急诊科等相关的综合内科,打造区域医疗服务高地。
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利用自身医疗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与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共同推动医联体建设,开展分级诊疗,满足群众就近看病的需求。
张家口积极推动医院以专科专病协作为纽带,加强与北京医院合作,有序组建专科联盟。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加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市第二医院加入京津冀创伤骨科医联体,市第四医院加入全国眼科联盟和全国耳鼻喉科头颈外科联盟,市第五医院加入北京肛肠医院专科跨域医联体,市口腔医院加入北京口腔医院医联体,初步形成以脑科、骨科、眼科等为特色的区域性医联体,有效提高本地专科重大疾病的救治水平,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京张医疗合作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人才依然是目前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张家口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在北京合作医院和派驻专家的指导下,张家口市合作医院新设科室36个,培养学科带头人87名,培训医护人员7.3万余人次,107项医疗技术填补当地空白,把优质医疗资源真正留在张家口。
张家口把承接北京医疗卫生资源列入对医院的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出台一系列对北京来张专家考核激励制度,有力推动区域医疗布局重塑。
京张医疗合作极大缓解了张家口及其周边欠发达地区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看病贵问题。与去北京看病相比,患者在张家口当地就诊的医疗负担大幅减轻,如眼外科内窥镜玻切手术费用减少约40%,普通脑瘤手术费用减少约50%,同时还节省了异地陪护、食宿交通等费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