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变”引领生态路——衡水“涉气监管平台”赋能绿色发展新征程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在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成为民生关键指标的当下,衡水市以改革为笔,绘就了一幅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2015年新《环保法》正式施行以来,衡水市生态环境局紧握这一有力武器,在生态环境执法领域持续深耕,以自主创建的河北省首个“涉气排污企业监管平台”为关键突破口,推动衡水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让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改革破局:向污染宣战的雷霆行动
曾经,部分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不惜牺牲环境,肆意排放污染物,给衡水的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河流被污染、空气弥漫着刺鼻气味,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衡水市生态环境局以雷霆之势向违法行为亮剑,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生态环境保卫战。
十年来,衡水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日夜坚守一线,以“零容忍”态度严打环境违法,累计查办破坏生态、违规排污等五类典型案件及大量行政处罚案,形成强力威慑,推动企业重视环保、落实责任。
随着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环境守法意识显著提升。企业从被动接受监管转变为主动加强环境治理,生态环境处罚案件数量逐年下降。如今的衡水,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涉气排污企业监管平台”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衡水生态环境改革的关键力量。
智慧赋能:“涉气监管平台”的多元功能
这个“涉气排污企业监管平台”堪称企业环保管理的“智慧管家”。它集“企业各类环保资料线上查阅”和“企业违法线索线上预警推送”功能于一体,借助现代感知与大数据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及时发现企业环保问题并发出预警。
衡水金海特科技有限公司就曾是该平台的受益者。去年冬天,公司负责人手机上的监管平台APP突然弹出“重污染响应未报”预警。这一预警如同及时雨,让公司迅速意识到问题所在。公司负责人表示:“看到预警后,我们赶紧对照减排要求调整生产设备,在线提交运行情况,避免了出现重污染天气减排措施不落实的违法行为。”
当企业排污许可证即将届满、未按时开展自行监测或治理设施耗材需要更换时,平台会第一时间发出提醒。这一功能就像企业的环保“闹钟”,提醒企业按时履行环保责任,确保企业环保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
对于执法人员来说,平台也是得力助手。通过平台可以线上掌握企业减排落实情况,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让其能够安心生产经营;对违法企业则“利剑高悬”,依法严肃查处。目前,全市6229家企业纳入日常监管,平台推送各类预警信息万余条,有效优化了监管资源配置,提升了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改革成效:双赢局面下的绿色发展
“涉气排污企业监管平台”的运行,带来了显著的改革成效。从企业层面来看,平台的预警和提醒功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环保问题,降低了企业的环境风险和违法成本。同时,平台提供的线上查阅环保资料功能,方便企业获取环保政策和标准,有助于企业提升环保管理水平。许多企业表示,通过使用平台,更加重视环保工作,主动加大环保投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提升。
从生态环境层面来看,平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功能,为生态环境部门提供了准确的决策依据。通过及时发现和处理企业环保问题,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了衡水的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衡水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断增加,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
此外,平台的运行还促进了执法模式的创新。传统的现场检查方式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容易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干扰。而“涉气排污企业监管平台”实现了“非现场”监管,通过线上数据分析和预警,能够精准定位问题企业,提高了执法效率和精准度。这种创新的执法模式,既保证了执法的严肃性,又体现了服务的温度,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衡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涉气排污企业监管平台”,坚持执法服务并重,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解决企业环保难题,提升企业环境治理水平。不断创新执法模式,完善“非现场”监管手段,利用科技提高执法效率和精准度。
记者感言:衡水市的生态环境改革之路,是一场从传统执法向智慧监管的华丽转身。“涉气排污企业监管平台”的创建和运行,不仅体现了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也展示了科技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巨大潜力。通过改革创新,衡水市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和企业发展的双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衡水市能够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让“涉气排污企业监管平台”发挥更大作用,擎起衡水更加湛蓝的生态天空,让人民群众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享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