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 | 动能澎湃 崛起产业发展新高地
石家庄电子信息产业园。
巍巍太行山,滔滔滹沱水。初秋的石家庄,绿意盎然,生机勃发,一幅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广袤大地上徐徐铺展。
向“新”发力,在石家庄高新区,全球首个治疗帕金森病的缓释微球制剂、全国首个重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石家庄造”创下一个个“首个”;
串“珠”成链,在石家庄鹿泉区,以中国电科、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现代通信、集成电路等5条产业链聚势成群,京华电子、中瓷电子、森思泰克等“链上明珠”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创新动能澎湃;
“铁龙”驰骋,在石家庄国际陆港内,一列列中欧班列鸣笛发车奔向远方,班列开行量质齐升,上半年累计开行超600列,成为妥妥的“超级带货王”;
…………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石家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强省会战略重大机遇,以“走在前列”的昂扬姿态,坚持做优传统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强化项目、创新、人才、园区、营商环境等支撑,全力以赴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具有石家庄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更加稳固。
产业升级
五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驱车行驶在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石药集团、华普生物、绿叶嘉奥、森朗生物、纳科生物等知名药企标识映入眼帘,创新气息扑面而来。
今年6月,石药集团与国际医药巨头阿斯利康达成总金额53.3亿美元的战略研发合作,其自主研发的AI新药设计和发现平台成为关键支点;
8月,华普生物研发团队历时26个月自主研发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HP—2001临床获批,填补国产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市场空白;
…………
有什么样的企业,就有什么样的产业。如今,2.8万亩的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已集聚300多家企业,形成“研发—孵化—产业化—销售及服务”的全链条生态,也让这里成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目光转移到数十公里外的鹿泉区,产业集群效应也在不断凸显。
作为全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要的承接地之一,这里聚集了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以及海康威视、普兴电子等龙头企业,形成了现代通信、集成电路等5条产业链,成为全国知名的光电子、微电子和通信产业基地。
从化学原料药到高含金量的生物药、现代中药,从半导体为主到半导体芯片、空天信息等齐头并进……近年来,石家庄锚定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持续增强创新赋能、加大制度供给、提升产业链韧性,打好“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组合拳,力推主导产业集“群”向“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药”有新作为。石家庄正以奔跑的姿态逐新谋变,通过技术创新、绿色发展,闯出更多“第一”“首个”,“中国好药·石家庄造”产业名片愈发响亮。
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潮澎湃。依托深厚的产业基础,石家庄全力抓创新、上项目、延链条、优环境,真“芯”“石”意,打造电子信息高地,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向高而攀。依托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先进轨道交通、通用航空、工程与专用装备等产业加快发展,石家庄“智造”之路愈发宽广。
“舌尖上的石家庄”有新味。按照“健康、安全、可口、特色、品牌”发展方向,石家庄引导各类食品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出新,拓市场、打品牌,推动产业不断跃升。
商贸联京津,物流通全球。石家庄商贸物流业不断提档升级,现代化、智慧化、绿色化、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获评多项国家级试点。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
截至目前,全市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成功突破千亿级,实现了产业发展的重大跨越;现代商贸物流、现代食品产业实现快速增长。产业集群的力量蓬勃生长,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项目攻坚
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眼下,鹿泉空天信息产业园内,一个旨在打破国外企业在高端模拟器市场垄断局面的省重点项目——泰威航科全动模拟器生产基地项目,正在全速建设中。
搭建钢结构、喷涂防火涂料、绑扎钢筋……步行其间,只见百余名建设者正在钢筋桁架间穿行,用辛勤的劳作勾勒出拔地而起的建筑轮廓。
“项目开建半年来,进展非常顺利,预计明年3月竣工投产。”泰威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目前正在进行一期建设,建成投产后,将实现飞行模拟机“石家庄造”,助力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再升级。
快推进,早投产,早达效!
俯瞰石家庄大地,一个个项目建设现场繁忙有序,一栋栋建筑主体拔地而起,一个个崭新平台载体雏形渐显……广大建设者坚守施工一线,抢工期、赶进度、奋战正酣,处处迸发着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激情”。
在元氏县,总投资111.9亿元的河北诚信集团有限公司精细化工系列产品扩能延链项目,树立了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标杆;
在高新区,总投资102亿元的石炼化绿色转型发展项目,开启了石家庄化工新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平山县,敬业集团产品结构升级及特种钢宽厚板项目,总投资108.8亿元,开辟了冶金新材料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市区,复兴大街、北三环市政化改造工程,南二环东延、槐安路高架西延、裕翔街快速连接工程等建成通车,地铁4、5、6号线加快建设,石家庄北站改造工程全速推进,“内畅外联、立体通达”的交通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
一串串看似枯燥的数字,真实地记录着这不凡的发展足迹:
2021年以来,一大批总投资过30亿元、过50亿元、过100亿元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比、学、赶、超”上项目的氛围更加浓厚;
2024年,重点项目平均单体投资规模首次突破10亿元,2025年则达到11.1亿元的历史新高;
2025年,全市谋划的92个省重点项目,总投资1998.9亿元,年度预计投资300亿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重点项目中产业类“高品质”项目占比持续攀升,由2021年的75%提升到2024年的84%;
…………
“项目建设,是一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说,近年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打好项目建设组合拳,全市项目建设呈现出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态势愈发巩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环境向优
厚植沃土绽放发展“繁花”
2025年8月初,位于高新区的格瑞邦(河北)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智能生产线上,一台台笔记本电脑陆续下线。
2024年11月8日,第一台“河北造”笔记本电脑在格瑞邦完成检验出厂。“项目1个月签约,11个月投产。”企业工作人员说。
作为一家电子信息行业的明星企业,格瑞邦为何会离开深圳,北上迁往石家庄?好环境,便是最好的答案。
新建厂需要投资1.3亿元,高新区通过市场化的股权合作,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此外,园区不仅帮企业解决了水电系统使用、电路改线等基础问题,还在厂房用地、迁移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企业高效生产提供了坚强保障。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发展的生命线,高位推进、顶层谋划,围绕“全生命周期、全市场主体、全要素保障”目标,不断创新改革提升举措,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向全社会叫响了“石家庄速度”“石家庄温度”“石家庄力度”营商环境品牌。
改革“小切口”,撬动发展环境大提升——
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纵深推进,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
深化“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全市工业用地平均出让价格降至30万元/亩以下;
服务升级,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
大力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全市所有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全流程网办;
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压减环节140个、精简材料291个、压缩时间364个工作日、减少跑办部门125个,较改革前分别压减84%、73%、68%、87%;
利好政策层出不穷,创新动力十足——
设立主导产业发展基金,对产业实行全链条、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扶持;
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全市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户数、金额领跑全省;
…………
如今的石家庄,营商环境持续向“优”而升,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连续入选一批国家级试点,荣获“营商环境创新城市”“最佳引才城市”等称号。
环境好起来,投资热起来。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各类内资经营主体总计145.69万户,总量实现大幅增长。
时间无言,实干有声。站在新起点,全市上下正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勇毅前行,干出新业绩、展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石家庄,未来可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