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在陈庄打了一场“模范歼灭战”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走进昔日的抗日战场】好家伙!在陈庄打了一场“模范歼灭战”
坐落于横山湖东岸的陈庄歼灭战旧址全貌。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走进昔日的抗日战场】
这完全是一场高手之间的角力!
我方: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敌方:日寇华北方面军独立混成第8旅团旅团长水原义重。
故事发生的地点:河北省灵寿县陈庄。
大家都知道,贺龙是我军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有智有勇的他,凭两把菜刀起家,戎马倥偬,所向无敌。
水原义重,被日寇誉为“战术大师”。这个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小鬼子,“九一八”事变后,就参加了侵华战争。阴险狡诈的他,诡计多端,惯施闪电偷袭战。
陈庄,位于太行山深处,群山环抱。抗战时期,是著名的模范村。晋察冀边区政府、公安总局、抗大二分校、群众救亡团体等都驻扎于此,有“小延安”之称。
模范陈庄,自然成为日寇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是,一次次偷袭,均被我击退。
1939年中秋节前夕,水原义重经过精心谋划,拟率领1500精兵,一举拿下陈庄。
我地下组织获悉情报后,迅速报告120师首长。贺龙当机立断:好!来一场歼灭战,吃掉这个小鬼子。
旋即120师主力部队,一天一夜急行军180余里,赶赴陈庄。
灵寿到陈庄,道路有多条,贺龙分析后认为:水原义重雄心勃勃、势在必得,一定会携重武器。而携带重武器,只能走慈峪镇外那条大道。于是,决定将主力埋伏在大道两侧的山岭上,形成口袋阵。
为了诱敌深入,初始,我军只派出两个连与敌接触。9月25日,日寇气势汹汹出灵寿向北进攻慈峪镇。大炮、掷弹筒一顿猛轰。我军佯装不敌,且战且退。
眼看日寇就要钻进“口袋”,却在离陈庄40余里处突然停止了步伐。大半天过去了,依然没有鬼子的动静。
延至26日下午,鬼子非但不进,反而向灵寿撤退。
莫非鬼子发现了我军的意图?贺龙深入一线观察后,果断发出命令:一切,按原计划进行!
战斗就是这样:不但比的是指挥员的智慧,也比耐心和定力。果不其然,9月27日清晨,鬼子突然一个急转身,轻装沿鲁柏山南麓向陈庄奔袭。
贺龙又一次发出命令:不要阻击敌人,放敌进陈庄。鬼子孤军深入,不会久留。待敌回窜时,抓住战机,一举予以歼灭。
小鬼子终于占领了陈庄。31联队大佐联队长田中省三郎在日记中曾写下这样的话:“不经大的战斗而占领陈庄,这是指挥者的天才……”
此时,狡猾的水原义重却兴奋不起来。
眼前的陈庄,看不到一个人影,也找不到一粒粮食。“迎接”他们的只有满街的醒目大标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去!”……
水原义重旋即意识到了什么,命令士兵抓紧抢修工事。
果然,入夜,我军发起了进攻。不熟悉地形的鬼子,只能龟缩在刚修的掩体后面,盲目射击。
28日拂晓,水原义重下令突围。预料我军会在来路上设伏,便来了个调虎离山:指挥鬼子向我伏击点的相反方向撤。
120师358旅旅长张宗逊将情况向贺龙汇报。贺龙胸有成竹地说:“水原一定又在弄鬼。我仍然肯定原来的判断,鬼子一定会折返回来。命令埋伏的各部队,准备战斗。”
一小时后,前线部队再报:“鬼子折返回来了,正利用河边芦苇掩护,沿磁河南岸鲁柏山山脚向东南大道方向逃窜。”
贺龙严令各部:一律不许擅自开枪,待敌人全部钻进“口袋”再打。
战斗很快打响了。埋伏在大路两边山顶上的我军一顿猛揍,鬼子一排又一排倒下,很快死伤过半。
“老狐狸”水原义重很快冷静下来,并作出判断:最大的威胁是伸出在大路南侧的那个山包——跌骨崖。他当即集中两个中队的兵力,发起强攻。
日寇先后组织了4次进攻,有3次已经推进到了我军阵地的前沿。八路军将士们跳出战壕,与日寇展开了肉搏战,硬生生把鬼子压了回去。
看强攻不下,水原义重只好调整了突围方向,将剩余兵力集中起来,企图涉过磁河,从北面撤退。
站在山顶,用望远镜观察敌情的贺龙哈哈大笑:“小鬼子,你的死期到了。”他命令战士们:“等鬼子进入河边淤泥地时再开火。集中火力,狠狠打!”
踏进淤泥地的小鬼子,一个个成了活靶子。
水原义重这时候终于明白了:碰上了一个真正的高手!
小鬼子还在做垂死挣扎。9月29日,鬼子的增援飞机来了。在飞机掩护下,所剩不多的鬼子丢下辎重和重火器,向鲁柏山方向溃逃。
殊不知,此时,他们已经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军的包围圈越缩越小,而包围圈之外的大小山沟和荒僻小道都有武工队、民兵和群众把守。
水原义重被围困在方圆不过一里的山顶上。此时的他,再没了平素骄横的气焰,一遍一遍通过电台向总部哀求。战后缴获的日寇电文中这样写道:“望至急以飞机送弹药粮秣,并增派讨伐队。”
敌机投下的弹药和饼干,大部分落在我军阵地上。800余人的“讨伐队”,也被我们远远阻击在战场之外。
30日晚7时30分,我军发起了总攻。水原义重被我战士投掷的手榴弹,炸死在乱石之中。至此,持续了6天5夜的陈庄歼灭战宣告结束。此役,共歼灭日寇1200余人,缴获山炮3门、轻重机枪23挺……
陈庄战斗,是我军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重大胜利,被八路军总部誉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敌后“模范歼灭战”,国民政府致电贺龙,称此战具有“振军威于冀晋,树华北抗战之楷模”的重要意义。
86年后的夏日,“走进昔日的抗日战场”采访组来到陈庄。
站在陈庄歼灭战陈列馆旁,陈庄镇党委书记尹玉国告诉记者:“我是听着陈庄歼灭战的故事长大的。当年我军完胜,乡亲们送弹药、抬担架作出了贡献。贺龙师长曾这样夸赞‘有功,有功,灵寿人民支前立了大功’。”
尹玉国介绍,抗战时期,陈庄是模范。新中国成立后,在各个建设时期,陈庄人都不甘落后,依然走在前面。
他指着眼前山坡上挂满累累果实的苹果林说:“过去的战场,现在成了群众致富的聚宝盆。瞧嘛,眼前这些果树长得多欢实!客商都说,这里的果子分外甜。每年果子还没下树,早就被订光了。”
“不光是经济发展,党建、美丽乡村建设,我们都是市里的模范!因为我们这里传承着红色基因。还没有上学,我就学会了唱抗大第二分校校歌。”
我们来了兴致,请他唱两句。
尹玉国便大大方方唱了起来:“祖国在腥血中,河山已破碎,不除敌寇怎生存?我们是民族的新的长城,要耸立像太行山的雄峰,我们在战斗中学习,深入群众,发扬我们八路军光荣的传统。同学们,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驱逐日寇,建设新社会,我们要永远做先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