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 勇挑大梁·产业新亮点 唐山让项目建设主战场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唐山让项目建设主战场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加快“产业裂变”澎湃发展新动能
位于唐山高新区的汇中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起研产销一体化的数字通道,提升生产质效。这是4月18日拍摄的该公司检定车间。
优化施工方案、加快工程物资进场……连日来,位于唐山市路北区西部经济开发区的年产10GWh新能源重卡电芯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预计10月试投产运营。这也是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山国轩”)落地的第六期项目。
“2016年落地唐山时,我们的产能仅为1GWh,而这个项目投产后,总产能将达30GWh。”唐山国轩营销总监王雄斌说,企业以平均不到两年建成一期项目的速度,在唐山实现了裂变式成长。
“产业裂变”是今年唐山市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让项目建设主战场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唐山市加快“链式反应”,把好项目变成大项目,把大项目变成龙头企业,把龙头企业变成产业集群。
裂变带来了企业发展质的提升。在王雄斌看来,唐山国轩已实现从“单打独斗”到龙头引领的变化。上游,位于曹妃甸区的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高镍三元动力电池前驱体材料;下游,唐山市中心城区公交车电动化迭代以及电动重卡、储能电站等新能源应用场景,为扩产提供了广阔市场。而产业集群的虹吸效应,更是让唐山国轩的一家配套企业,从安徽省马鞍山市迁至唐山。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风起云涌。唐山市以入选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试点城市、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为契机,不断拓展新型储能在各领域的应用场景,补链条聚集群。目前,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已涵盖电池材料、电池装备、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光伏、风电装备等领域。
以新兴产业“无中生有”抢占新赛道,以传统产业“有中生新”稳住经济“压舱石”。作为钢铁大市,唐山加快实施钢铁全产业链提升工程,加快产品由原料级向材料级转变。
在乐亭经济开发区,河北美富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端涂镀板材生产制造项目建设现场,上百名工人一同作业,为项目主体施工按下“快进键”。
“加快项目建设,我们全力冲刺,市县相关部门在要素保障和手续审批等方面,也在协同作战、压茬推进。”项目总负责人李海峰说,这是唐山市钢铁产业链延伸及产业层级提升的示范项目,年产各类高端镀锌板、镀锡板、镀铬板产品130万吨。
这个项目周边,是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国堂钢铁、天柱钢铁等多家上游钢铁企业。随着唐山市钢铁生产基地向沿海布局,渤海湾畔成了钢铁产业链补强延伸的新空间。
“依托唐钢这一行业龙头,乐亭经济开发区已拥有20余家钢铁产业配套企业,涉及原材料、配套服务、下游产品加工等板块。”乐亭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安瑞滨说,钢铁的“链式反应”效果不仅体现在产业提升上,更作用于城市发展。
作为农业大县,乐亭得益于钢铁产业延链开花,实现建筑装备支护产业从无到有,如今已建成全国知名的建筑支护产业生产基地,成为“中国模板脚手架之乡”。
“建筑装备支护产业特点是钢材用量大,恰巧这是我们的优势。”安瑞滨介绍,依托钢铁产业优势,乐亭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已构建起以重点企业为龙头,衔接上游金属原材料企业、中游配件加工企业、下游镀锌企业以及运输企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2024年,全县建筑装备支护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如今,钢铁产业链在乐亭仍继续拓展延伸——2月13日,乐亭县人民政府与河北河钢建设有限公司签订产城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高端绿色钢铁产业配套、资源再生与循环经济、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城市更新改造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加速产业“链式反应”,唐山市有“秘籍”——提升“三率两化”水平,即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科技型企业成长率、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唐山转化率,以及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而“秘籍”背后,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如今,这句话成为丰润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依托中车唐山公司这一“火车头”,155家配套企业得以发展,形成轨道交通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该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92.26亿元。
“借助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和覆盖完整产业链条的唐山智能轨道交通产业联盟等资源优势,我们组建起提升轨道交通产业配套率工作专班,在技术、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丰润区工信局局长安红侠说。
厚植沃土,催生“新芽”。在丰润区,许多企业通过数智化建设,从轨道交通产业的“配角”成长为新产业链上的“主角”。河北中车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车唐山公司全资子公司,河北中车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最初为中车唐山公司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网络技术支持。随着数字产业化加速发展,丰润区依托该公司建起网络安全及数字化产业园,以链式思维积极引进相关领域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与高校合作,加快打造网络安全实训基地、应急装备生产制造基地。
“如今,产业园正瞄准网络安全、智慧城市、职业教育等方向加快发展,我们也从‘产业配角’变成‘链上主角’,积极引进无人机、量子通信等领域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河北中车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孝忠说,2024年,该产业园完成产值1.75亿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