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新闻网立足河北,覆盖全国,基本定位为“权威媒体,新闻网站”。

太行新闻网

城市: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 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定州辛集雄安正定太行资讯京津冀网事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太行新闻 > 省内新闻 >

滨河社区:解锁“家门口”养老新场景

来源:冀云 编辑: 张新悦 时间:2025-11-20 14:09:57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我们的“十四五” | 滨河社区:解锁“家门口”养老新场景

“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聚焦普惠性养老服务,在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上下功夫。”滨河社区共有7048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649人,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滨河社区党总支书记于岚说,社区养老是一张“新考卷”,只有用心用情才能答出好成绩。

滨河社区爱孝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集体庆生。

一键呼叫 马上就到

人老了最怕什么?怕身边没人,有病没人管,有事儿没人帮。

11月7日早上9点,在承德市滨河社区爱孝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随着一阵电话铃声响起,信息化平台大屏上弹出一条“独居高龄老人”服务工单,老人编号、住址信息、健康情况在工单上显示得清清楚楚。

承德市滨河社区爱孝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每位老人在平台上都有一份电子档案,跟老人的手机联网,老人有啥需求都可以通过一键呼叫功能,给我们打电话。”接完电话、填好服务需求、一键下单给服务机构,爱孝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王京营就带着护理人员去给老人上门服务了。

“就是身体有点不舒服,想测测血压和血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马桂富老人趁着护理人员给她做检查的工夫,笑呵呵地跟记者聊了起来,“我原来不住在这儿,前两年摔了一下,站不起来了。孩子们为了方便照顾,特意租了这套房,自从来了这儿,我都没去过医院。”

滨河社区护理人员上门为马桂富(左)检查身体。

除了日常的健康监测和医疗康复之外,马桂富老人平时有啥想买的买不来,想干的干不了,甚至就连电视遥控不会用了,都会想到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甭管大小事儿,随叫随到,人家都特别热情!”

针对社区内高龄独居、患病卧床老人较多的情况,滨河社区发动辖区内退休和在职的医护人员担任邻里医生。“我家里一直备着急救箱,能对外伤、冠心病等急症进行处置。”周振茹从医院退休后,就加入了社区邻里医生队伍,一旦有老人呼叫紧急救助时,她拎起急救箱就能上门,“主要是赶在120到达之前,做一些必要的医疗处置,最大限度保证老人生命安全。”

滨河社区老年食堂里,老年人正在排队取餐。

一日三餐 负担减半

“一个人吃不好,两个人吃不了。”简单的一日三餐,对于今年71岁的冯志刚来说,曾经是个每天都要发愁的难题,“母亲90多岁了,我们俩每天做什么饭、做多少,这个事儿可麻烦了。”

为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问题,2021年9月,滨河社区设立了老年食堂,主要面向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提供早中晚三餐,还为中、重度失能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60岁以上老人一天是 20 块钱,80岁以上是15块钱,90岁以上免费就餐。”滨河社区老年食堂负责人吴亚男告诉记者,老人们打饭以后可以堂食,也可以带回家吃,每天都有100多位老人来食堂就餐取餐。

芹菜炒肉、红烧茄子、冬瓜炖豆腐……在食堂后厨,厨师孙弘泽正按照提前定好的菜单,有条不紊地忙活着,“老人很多都有‘三高’,做饭的时候就要‘三少’:少油少盐少糖。每天的菜单还要不一样,让老人们吃得健康,吃得有滋味。”

滨河社区老年食堂里,老年人正在排队取餐。

中午11点,随着一道道荤素搭配、清淡可口的饭菜陆续出锅,老人们也拎着饭盒开始排队取餐。“炒菜、主食做得都不错,老人吃得都挺舒心。”自从有了老年食堂,冯志刚再也不用每天为做饭犯难了。

“我一天三顿都在这儿吃,比自己做得还好,而且不用花钱,这是多么好的政策啊!”今年90岁的李素春虽然头发花白,但身子骨硬朗,每天到饭点就来老年食堂,既不用为柴米油盐操心,吃得还安全放心,“不仅自己生活方便了,孩子们的负担也减轻了一大半。”

2021年10月,老年食堂面向社会开放,以滨河社区为基地,为各社区提供助餐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30万余次,其中滨河社区6万余次。

滨河社区志愿者到金聚海老人家做志愿服务。

一个账户 养老互助

“60多年前,我和雷锋在一个连队当兵。那时候,就想像雷锋一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一转眼,我都88岁了。”作为雷锋的战友,金聚海老人年轻时学雷锋做好事,一心想着帮助别人,没想到等自己上了年纪,社区的志愿者们又来给自己服务了。

“虽然我们干不了什么体力活,但比金老还年轻20来岁,只有老年人才最懂人老了最需要什么。”67岁的志愿者岳淑荣一边利索地收拾屋子,一边陪金聚海老人聊着家常,“时不时地来老人家里串个门,说说话、解解闷,老人心里也舒坦。”

做完志愿服务,岳淑荣来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把自己的服务时长存到了“时间银行”账户。“志愿服务一分钟兑换一个积分,我的账户里现在已经积累5万多积分,以后等我老了,就可以支取这些积分,享受别人的服务。”

滨河社区志愿者岳淑荣到金聚海(右)老人家做志愿服务。

“总书记来考察时,特意点赞了我们的‘时间银行’,现在我们的志愿者从原来的48人,已经发展到了170人。”滨河社区爱孝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白俊平介绍,随着在“时间银行”开通账户的老年志愿者不断增多,不仅缓解了社区养老服务人员不足的现实问题,也让更多活力老人有望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的微循环。

从养老到“享老”,不断丰富“家门口”养老场景,是众多老年人的期盼,也是需要社区养老服务与时俱进,不断奋力书写的新时代答卷。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在‘普惠+精准’的服务模式基础上,继续探索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等服务。”白俊平表示,养老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保持‘小步快跑’的姿态,不断补齐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短板,不断满足老年群体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才能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加健康、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


责任编辑:张新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