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新闻网立足河北,覆盖全国,基本定位为“权威媒体,新闻网站”。

太行新闻网

城市: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 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定州辛集雄安正定太行资讯京津冀网事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太行新闻 > 省内新闻 >

从“一米视角”促城市美好,河北首个关于加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决定出

来源:河北日报 编辑: 张新悦 时间:2025-10-17 13:49:21

我省首个关于加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决定出台

从“一米视角”促城市美好

10月13日,石家庄市长安区建安街道荣景园社区儿童活动室内,孩子们正在看书。

日前,我省首个关于加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决定——《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决定》,经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从“一米视角”出发,决定的十九条内容聚焦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体育运动、科技创新七个方面,明确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方向和组织保障,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迈入规范化轨道。

以儿童优先为原则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0月10日7时40分,在石家庄市柳辛庄公交站,金柳林外国语学校四年级学生王诗宇和奶奶分别出示两张卡片后,顺利登上131路公交车。“我拿的是小学生免费卡,奶奶拿的是小学生护送卡,我们坐公交车都免费!”王诗宇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满足家长接送学生需求、缓解学校附近交通压力,石家庄市从2021年12月开始推行小学生、幼儿及护送家长上下学免费乘坐公交车惠民措施。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办卡52万余张。

持续提升儿童安全出行体验,近年来,石家庄市不断完善交通警告、限速等标识标牌设置,在学校周边施划禁停网状线、人行横道等标线,逐步构建起儿童安心出行的道路交通环境。

“为固化和推广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我们在制定该决定时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提出进一步完善慢行交通体系,实现儿童主要活动场所周边道路安全交通设施及管理系统全覆盖。”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周亮说。

儿童优先,不仅体现在安全出行中。今年初,石家庄市长安区建安街道荣景园社区成为全省首批省级儿童友好社区试点。在该社区的儿童友好阵地,记者发现,各类设施都贴心地装上了防撞角,有声读书墙儿童专栏、科普长廊儿童专栏的高度不超过一米,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室的桌椅也都根据儿童身高作了适配调整。

“在石家庄市妇联的支持指导下,我们打造了适合低幼龄儿童活动的专属空间,从门口的幼儿推车通道到活动区域规划,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充分考虑了儿童的活动习惯和安全需求。”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全方位关怀儿童成长,决定明确,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国土空间、教育、医疗等专项规划。同时,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街区等场所建设。

以“一米视角”看城市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在体育公园的塑胶跑道上奔跑,在东环公园的沙坑里嬉戏,在裕东公园的秋千上玩耍……今年暑假,家住石家庄市长安区南高营社区的9岁小朋友裴天磊在母亲王晶晶陪伴下,完成了一项特殊的暑假作业——打卡市区里的各个公园。

“以前带孩子去公园,总觉得设施老旧,适合小孩子玩的不多。现在很多公园专门开辟了儿童活动区,跷跷板、攀爬架、滑梯都是新的,地面也铺了软软的塑胶,我们遛娃时省心又放心。”王晶晶说。

儿童友好城市怎样建?在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齐承英看来,首先应该“蹲下来”,以儿童视角重新审视城市的每一处细节。他在调研中发现,以往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设计更多考虑的是成年人的需求。因此,在审议决定时,他建议应在城市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建设中同步关注儿童需求,打造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活动的专属空间。

积极吸纳多方意见,决定提出引入一米高度的儿童视角,配建适合儿童的服务设施、标识标牌系统和安全防护设施,合理设置母婴室、儿童洗手池和厕位、第三卫生间等设施。同时,将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融入宜居宜业省会城市建设,在城市更新行动中构建城市、街区、社区等不同层级的儿童友好空间体系。

以“一米视角”看城市,除了看硬件设施,还要看软件配套。近年来,石家庄市持续开展“红领巾爱祖国”等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同时,发布6条博物馆主题精品研学线路,串联起历史文化、革命传统、科技体验等多元内容,让孩子们在行走中触摸历史、感知文化,探寻石家庄发展的历史轨迹。

“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决定明确提出,丰富具有石家庄特色的儿童文化产品供给,加大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建设力度,建设儿童科创体验场馆和基地,协同打造科技研学平台和路线,举办‘院士(专家)进校园’‘石家庄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少年儿童科技创新品牌活动。”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张文瑛介绍。

石家庄市妇联主席王红参与了决定起草和出台的全过程。在她看来,出台该决定不仅是落实国家关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部署的具体行动,更是从城市发展战略高度出发,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坚实保障的重要举措。

“儿童是城市的未来和希望,让城市更友好,就是让未来更美好。决定提出的优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等内容,正是从家庭这一儿童成长的第一阵地发力,引导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王红说。


责任编辑:张新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