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新闻网立足河北,覆盖全国,基本定位为“权威媒体,新闻网站”。

太行新闻网

城市: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 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定州辛集雄安正定太行资讯京津冀网事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太行新闻 > 省内新闻 >

秦皇岛:打造全国滨海旅游目的地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 编辑: 张新悦 时间:2025-10-13 15:44:33

清晨的北戴河老虎石公园,东方的海面泛出一线浅红色,随后晕成了暖橘色,接着是闪亮的金芒,浪花携着金光吻着礁石,美不胜收;午后的北戴河新区阿那亚社区,大海与孤独图书馆为游客营造出静谧、治愈的氛围;港口工业旅游区里,游客们循着开埠地老码头的铁轨缓步前行,欣赏工业遗存与滨海风光交织的独特风景……

如今,渤海之滨的秦皇岛成为国内外游客旅游度假的热门之选。作为中国滨海旅游的发源地,秦皇岛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根基,以创新业态为引擎,构建全域全季旅游新格局,朝着全国滨海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不断探索前行。

北戴河老虎石公园游人如织。

旅游基因深植城脉

晨光熹微,年逾六旬的北京游客刘东升和家人来到北戴河鸽子窝公园的鹰角亭观看日出。

“我年轻时就来过北戴河,那时候到海边游泳。近些年我们每年夏天都来这里住两个月,这里空气好、环境好,更有种说不出的历史韵味。”刘东升指着远处的红顶建筑说,“那些老房子,每一栋都像在讲述过去的故事。”

那些老房子是历经了百年风雨的老别墅,它们是秦皇岛作为中国近代旅游发源地最鲜活的注脚——1898年,北戴河被辟为“允许中外人士杂居”的避暑地,成为中国最早的国际旅游区,开启了中国近代旅游的先河。1979年,我国第一家旅游公司——中国国际旅行社北戴河海滨旅游公司成立,初期主要接待国外游客。随着经济发展,国内游客逐渐增多,旅游开始向大众消费转变。1984年,秦皇岛成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旅游业快速发展。

山海相拥、陆海交汇,有宜人的海滨气候、秀美的自然风光,更有古城与长城沉淀的历史文脉,有紧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叠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秦皇岛旅游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旅游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血脉。随着时代发展,秦皇岛旅游经历了从大众化、多元化向全域化、高品质、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转型。

近代建筑群、秦行宫遗址博物馆诉说往昔;艺术展览精彩亮相,写生游吸引众多创作者驻足;夜间演艺流光溢彩,国际赛事激情上演,各类活动轮番登场;入境旅游持续回暖,生态康养游备受追捧……

时至今日,北戴河仍是国际游客喜爱的热门打卡地。从今年6月中旬起,北戴河迎来一批又一批俄罗斯游客,他们对北戴河赞不绝口。“我们很喜欢这座城市,环境非常好,人们热情好客,给我们家的感觉。”俄罗斯游客康斯坦丁说。

在长达百余年的岁月里,秦皇岛港以能源运输为核心使命,奠定了城市发展的基石,带动城市功能、交通网络、旅游影响力的提升。

时代的浪潮推动着转型。随着港口功能布局优化与产业升级,旅游成为老港口华丽转型的重要选项。依托得天独厚的港口滨海区位、丰富的工业遗产与深厚的历史底蕴,秦皇岛以西港开埠地为内核,以专业化能源码头和现代化集装箱码头为两翼,打造“一核两翼”的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2024年成功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走进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开埠地码头巧妙地将工业老物件转化为具有设计感的前沿装饰,营造出独特的怀旧工业美学氛围。蜿蜒的铁轨不再运输货物,而是穿梭于缤纷花海,其尽头是由旧铁路栈房改造而成的特色咖啡厅,游客沉浸其中,感受历史与现代的奇妙交融。园区引入帆船游艇、滨海休闲、科普研学、港口观光、工业体验等多种旅游业态,赋予老港口全新的活力与吸引力,为秦皇岛的旅游版图增添了独特的工业记忆。

“真没想到老港口能变得这么洋气,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工业风与海滨风光融合的独特景致,还能感受到港口的历史变迁。”来自天津的游客刘玥带着父母在铁轨旁拍照留念,言语中充满惊喜。

创新驱动业态升级

午后,以碧海蓝天为背景的阿那亚礼堂和孤独图书馆成为无数年轻人镜头中的“诗与远方”。来自山西的游客苏雨和朋友专程为打卡图书馆而来。“面朝大海看书,这种体验太独特了!社区里还有沙丘美术馆、音乐节、先锋戏剧,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海滨旅游下海游泳、吃海鲜的印象。”苏雨兴奋地说。

阿那亚以独特的美学建筑、高频的文艺活动和深度的社群运营,吸引了年均数百万游客,带动了整个区域旅游品质的跃升。

在北戴河新区,阿那亚的崛起并非个例。优美的滨海新大道将各具特色的文旅项目串联成线,蔚蓝海岸度假区以亲子乐园、帆船俱乐部勾勒出家庭度假的欢乐图景;如是海度假村融赶海戏水、观海休憩于一体,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滨海度假的松弛感;渔岛海洋度假区用温泉与水世界构筑四季皆宜的嬉水乐园,全新打造的“螭吻九九”机甲演绎项目以东方神话为灵感、以科技装置为载体,为游客带来夜游盛宴。

“我们创新实践,打造新模式,拓展新场景,开发新领域,推动景区向社区延伸、日游向夜游延伸、康养向旅居延伸,努力释放消费需求,促进文旅消费稳定增长。”北戴河新区旅游和文化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常兴良说。

在秦皇岛,创新实践赋予旅游新的表现形式。

暮色中的天下第一关城楼,长城光影秀在砖墙上跃动,裸眼3D技术将600年烽烟凝成流动的史诗,串联起“夜秀、夜宴、夜游”消费链。在老龙头景区,智能机器狗身披彩狮装束翻滚腾跃,金属骨骼与传统醒狮技艺的碰撞引得游客阵阵惊呼。

古老长城遇见前沿科技是山海关文旅创新的缩影。山海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断挖掘旅游价值,丰富旅游业态,其创新不止于空间。山海关区通过发展长城节事、长城文娱、长城演艺、长城市集等,活化长城产品体系,每年平均举办各类文旅活动超1000场次。古城年博会的红火、老龙头舞龙大会的雄浑,与各类实景演艺活动构建起沉浸式体验闭环。

辽宁游客赵女士一家在古城关市街边吃边逛,非遗浑锅与老汽水的组合让她觉得新奇又美味,“这趟来山海关,真不是只看个‘天下第一关’牌子那么简单,它‘活’起来了,又古老又新潮,景观、演出、美食都有更多新花样。”

“我们以古城、长城为舞台,将地方文化、非遗融入‘寻味山海’‘榆关大秀’‘文化巡演’等活动和产品中,让游客沉浸其中、参与互动,获得更丰富的旅游体验。”山海关区旅游文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红说,创新突破的关键在于文旅融合。

全域联动四季宜游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旅游从传统的观光模式向深度体验、全域覆盖、城乡融合的方向转型,不仅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旅游体验,也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北戴河区北戴河村,42家特色艺术院落如明珠散落。非遗工坊里,孩子们正穿针引线,棉布在稚嫩手中渐成憨态可掬的布艺品。北京游客李艳辉已是第三次带女儿入住村里的民宿。她说:“每次选不同民宿,让孩子学手工,既接地气又长见识。”

从“生态吸引”到“文化留客”,秦皇岛旅游突破季节性与业态单一限制,向全域旅游深度拓展。

民宿经营者夏梦盈发现,随着旅游方式的转变,游客喜好发生了变化,“他们从最初的参观游览转变成为体验到了什么、带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她精心打磨的民宿,从建筑空间到服务细节都指向为游客提供饱满的体验感和情绪价值。

从碧波荡漾的海岸线到浸润人文的街巷村落,从激情澎湃的潮玩现场到静谧闲适的田园风光,我市明确各区县定位,实施区域协同发展,逐渐形成“高端滨海度假”“长城文化体验”“葡萄酒休闲旅游”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域旅游格局。

我市出台《促进秦皇岛市冬春季旅游消费八条措施》《促进秦皇岛市秋冬季旅游消费九条措施》等政策文件,举办“冬日暖阳·秦皇岛之约”“秦皇山海·四季皆游”等季节性旅游推广活动,连续两年推出看日出、观海冰、喂海鸥等10类季节性、特色性文旅产品,秦皇岛成为“五一”、国庆假期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全国滨海旅游目的地目标,实施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文旅项目,持续开展四季主题宣传推介活动;持续推动培疗机构转型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打造旅居式康养和社区养老目的地。

我市还推出生态康养游路线和养老、旅居、医养、康养等旅居康养产品,从大型康养机构到乡村康养民宿,多种选择让“银发族”老有所乐。康养旅游成为秦皇岛吸引京津游客的全季节产品。

2024年,我市上榜2024亚洲Top100旅游目的地、入选2024最具潜力文旅城市,获评“2024年度游客满意十佳城市”。

“秦皇岛的旅游发展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我们主动拥抱创新潮流,培育精品文旅项目,延伸要素链条,提升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打造让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滨海旅游目的地。”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岩说。


责任编辑:张新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