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新闻网立足河北,覆盖全国,基本定位为“权威媒体,新闻网站”。

太行新闻网

城市: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 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定州辛集雄安正定太行资讯京津冀网事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太行新闻 > 省内新闻 >

河北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用创新引领丝网产业迈向高端

来源:河北日报 编辑: 张新悦 时间:2025-09-19 16:45:02

作为国内重要的丝网生产基地和丝网产品集散地,安平有着“中国丝网之都”之称。

一张丝网,让安平“网”住了世界。数据显示,安平丝网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编织类丝网出口量占全国的80%。如今,这个平原县集聚着1.3万家相关企业,产销量、出口量均占全国80%以上。

近年来,围绕安平丝网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省科技厅组织优势科研力量,以专利导航定方向、创新平台聚资源、共享工厂提效能、众筹科研担风险等科技服务新模式,为安平丝网产业集群产值超千亿元贡献科技力量。

近日,安平网都科技共享智造工厂内,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护栏网自动化焊接流水线。

科技特派团激活创新动能

沉寂多年的安平县荣泰金属网栏有限公司的焊接机器人“动”起来了!

“本来是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真能‘废物’再利用。”8月29日,公司总经理逯建军设置好焊接程序,随着机器人手臂上下摆动,弧光闪耀,焊花飞溅,不到四分钟,一个护栏网框随即焊接完毕。

2018年,为破解手工焊接成本高、效率低等难题,逯建军花重金购得两台焊接机器人,但由于工件夹紧误差和焊接热变形,焊枪在焊接过程中很容易偏离理论焊缝轨迹,机器人只能闲置“吃灰”。

围绕安平丝网产业创新发展需求,2022年,省科技厅组织优势科研力量,组建丝网产业科技特派团。

特派团由河北科技大学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省外高校的相关产业技术优秀创新团队,汇聚产业高端技术专家、管理专家以及金融投资、技术转移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各方力量。

企业技术“卡壳”,“智囊”上门解难。

安平丝网产业科技特派服务团团长、河北科技大学科研院院长王军带领团队多次现场调研,改进焊接工艺,替换焊接工装,缩小零件之间相对位置误差。

“我们对整个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升级改造,生产效率增加3-5倍,成品率提高到98%。”伴着“呲呲”声响,看着细密整齐的焊缝完美成型,逯建军高兴地介绍。

尝到甜头的不仅是逯建军。在科技特派团助力下,当地丝网企业已开发出防火网、纳米涂层网等高端产品,集群营收突破千亿元。

去年,科技特派团还联合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家,对安平丝网产业进行全景式深入分析,将专利信息与产业现状、发展趋势、政策环境、市场竞争环境、人才环境、招商环境等信息深度融合,编制《基于专利导航的安平丝网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明确了安平县丝网产业发展定位、发展方向、推进路径,绘制形成科技招商地图,为政府部门和丝网企业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决策参考。”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依托规划报告,安平县实施精准招商,成功引进5个关键项目落户和8名专业人才提供服务,丝网产业集群综合配套能力明显提升。

共享智造重塑生产模式

安平是我省首个千亿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然而,行业领跑的安平丝网产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产品同质化严重、附加值偏低、装备水平落后等问题。

为此,安平县积极探索“共享智造”新模式,建设全国首条护栏网自动化焊接流水线,打造智能化共享工厂。

激光精准划过,机械臂麻利地将镀锌方管裁为45度斜角切口。随即,待命机械臂默契配合,将管材组对焊接成矩形网框。紧接着,另一组机械臂取来预制的网片与网框精准对位……焊花飞溅,一片铁路护栏网顺利下线。

近日,安平县网都科技共享智造工厂内,全国首条护栏网全自动焊接流水线正进行最后的调试。

2分钟焊出一片铁路护栏网,24小时不间断生产;仅需配备4名巡检人员,就可媲美28名熟练工人的生产水平。“我们积极发挥研发平台集聚创新资源的优势,攻克了激光下料、自动焊接等关键技术,开发出这套全自动机器人装备系统。”河北省丝网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崔伟介绍,这条生产线正式投用后,安平丝网产业集群将迈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

对于“共享智造”新模式,编网人丝网科技(安平)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瑞也深有感触。他说,在共享智造工厂的支持下,企业装备迭代升级的速度远超预期,从最初3个伺服电机的半自动设备,到5个伺服电机的数控设备,他们仅用了两年时间。

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技术升级,去年,省科技厅还立项支持建设丝网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平台,鼓励平台面向地方产业共性需求开展中试服务。

截至目前,网都科技丝网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平台开展各类中试服务,与24家丝网企业签订服务合同,推动5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破解一批丝网原材料、生产工艺等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针对丝网产业“低端拥挤、高端稀缺”的痛点,省科技厅构建“研究院+公司+平台”的科技服务模式,网都科技服务公司搭建的共享实验室,年检测样品超千批次,检测参数覆盖全产业链。与瑞士SGS等国际机构合作建立的检测体系,让安平丝网获得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智能制造的齿轮转动,整个产业的价值链不断跃升。如今,安平丝网可上天、入地、下海,创新身影处处可见。规上企业140家,高新技术企业1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注册商标6054件……安平丝网产业正加速从基础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变。

抱团研发攻克技术难关

一平方米的丝网,用于电子信息领域的价格是数百元,用于光伏领域却超2万元。

2023年之前,在丝网产业摸爬滚打数十年的河北丝筘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彦辉敏锐地发现,光伏用高精密印刷丝网被国外垄断,供应不及时,影响产业链稳定。

“那时,谁手里有网,谁就能赚钱。”刘彦辉说,进口高目数高精度不锈钢印刷网,每平方米被炒到4万多元,但由于开发成本高、技术难点多,单一企业很难组织全流程研发和生产,因此一网难求。

为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去年10月,省科技厅针对这一共性难题,启动众筹科研,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发布征集通知,寻找“同行者”。

很快,多家单位加入“群聊”。

河北丝筘公司深耕电子显示屏用金属印刷网,有丝网编织的技术积累;昆山良品丝印器材有限公司作为河北丝筘公司的下游企业,能生产太阳能金属网版,可以对高目数精密光伏用丝网进行应用示范;河北科技大学团队在丝网材料性能领域有丰富经验;安平本地的网都河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可以进行产品性能测试。

“企业和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筹集200万元资金支持项目研发,河北科技大学提供技术支撑。”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约定,大家可自主决定技术路线和经费开支。项目成功后,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带动光伏产业降本增效,打造安平丝网高附加值新产品。

像这样的抱团攻关,在安平并不鲜见。

今年,省科技厅支持网都河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产业链内32家科技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组建河北省丝网产业创新联合体。

上游,河钢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等负责高强度、高韧性丝网原材料研发;中游,安平县科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等负责研制智能化穿筘装备及金属织机设备;下游,河北省丝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多应用场景的丝网新产品开发。

“创新联合体开展上、中、下游融通创新,通过下游提出攻关诉求—上游、中游研究解决方案—下游再应用验证的模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政策加力,企业研发创新更有动力。

安平鑫河金属丝网有限公司将不锈钢线材成功拉拔至直径0.036毫米,创下国内最细纪录;河北艾林建材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隐形窗纱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安平瑞佳网业有限公司将不锈钢印刷网平纹编织目数提升至600目/英寸……

如今,安平县正努力打破丝网产业“有山无峰”的局面,发展丝网上下游产业,摆脱产业“两头在外”的制约,开辟一条创新驱动新赛道。


责任编辑:张新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