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颜值·保定 | 百年老街 烟火正旺
青石板路带着温润的触感,两侧老建筑的砖拱券透着时光的纹路——谁能想到,这条始建于宋、兴盛于清的保定西大街,如今既能摸到明清的青砖,又能连上免费Wi-Fi,老味道里藏着满满的新活力。
西大街,自宋代奠基、元代成形,至清代达到鼎盛,全长超过800米。它一直担任着古城保定的中轴线角色,是连接城市中心与西城门的唯一要道。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西大街不仅是保定古城的核心商业区,更汇聚了衙署、学府、祠堂、水社、金融机构以及传统民居,成了名副其实的“直隶第一街”。在保定人的心中,西大街代表着保定的繁华与经典,是难以忘怀的历史印记。
保定西大街吸引游客前来打卡。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牛琪 摄
如今改造升级后的西大街,走进去就像穿越又不脱节:魁顺和、春和庆这些老宅子,还是原来的红砖墙、木花窗,里头却藏着精心修复的老楼梯,连拆违建剩下的青砖都被重新用在贤良祠、杨公祠的修缮里,手摸上去全是历史的温度;原来斑驳的墙面换成了老砖新砌的模样,52处新添的老砖拱券和7400多平方米的传统门窗,让整条街的明清风骨一下子“活”了过来。
西大街改造前后对比图。
更让人惊喜的是,老街的“里子”也悄悄升级了。以前担心的消防隐患没了,456个新消火栓藏在街角,逛着小店也踏实;手机快没电?9万5千米新铺的线缆让用电稳稳的,13个Wi-Fi点位走到哪连到哪,拍完美照立刻能发圈;76个监控和27台室外音响藏在绿植里,既安全又不破坏景致,偶尔还能听到悠扬的背景音,逛着特别舒服。
现在的西大街,早不是以前只有零星小店的样子了。140多家新商户热热闹闹开着:想体验非遗,有手作小店能捏泥塑、拓年画;逛累了,街道两侧就有文创咖啡馆、老保定菜馆;带孩子到科普研学馆里能学古城历史;年轻人来品尝驴火拿铁、保定冰柿、驴肉蛋挞等独具特色的美食小吃;晚上更热闹,灯光一亮,夜经济市集开起来,吃着糖葫芦看街头演艺,比以前热闹多了。好吃、好玩、好逛,如今的西大街可谓一步一惊喜。
西大街夜景。
开街到现在,这里的活动就没断过:春节的“古韵新春”市集上,红灯笼挂满老街,写春联、剪窗花的摊位前挤满人;春天的踏青音乐会上,乐队在老建筑前唱歌,年轻人跟着节奏晃手机灯……老保定人带着孩子寻回忆,外地游客举着相机拍不停,烟火气里全是新颜值带来的活力。
保定西大街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特色文创产品。
截至8月31日,西大街总客流量约有657万人次,其中,暑假期间接纳游客153万人次。如今再走西大街,踩着青石板,看着老建筑配新景观,吃着老字号尝新口味,才明白这条街的蝶变:不只是修好了老房子,更是让百年老街跟上了新日子,成了保定人常来、游客必打卡的城市新名片,也给保定的新颜值建设,添了最有味道的一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