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新闻网立足河北,覆盖全国,基本定位为“权威媒体,新闻网站”。

太行新闻网

城市: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 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定州辛集雄安正定太行资讯京津冀网事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太行新闻 > 省内新闻 >

向“新”发展 向“强”突破——石家庄市聚合创新资源释放科技活力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编辑: 张新悦 时间:2025-09-17 14:00:22

河北长安育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正在研发新材料。

金环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灯火通明的车间里,机械臂正精准运作,一组组钢结构组件从自动化生产线上缓缓下线,这些组件即将远渡重洋,成为加拿大帕图洛大桥建设的重要部分。

像金环钢构这样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我市共有3594家,这些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持续赋能全市科技创新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市创新资源汇聚持续增强。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全市组织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00余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13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22396家。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485个。累计引进8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投入科研支持经费1.5亿元,人才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持续汇聚的高端创新资源,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全力推进石家庄市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卓越前行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海”

今年,金环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在钢构部件生产领域有了新突破,他们拿下了公司近年来第一个加拿大标准的项目。

“项目对钢构部件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产品中的立柱部分50%属于断裂控制件,原材、切割下料、组对、焊接、涂装、质检等各个工序标准和要求都极高,每一环节都要经过甲方全程监理和反复检查。”金环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崔东围说。

金环钢构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河北省唯一入选“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50强”的企业,这里的钢铁构件具有很高的建造水平。多年来,金环钢构以科技为引擎,驱动传统钢结构产业向高端“智”造飞跃。

走进企业的生产车间,一台独特的移动式圆管弯曲加工装置正在技师的操控下完成精密的管道加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台自主研发的设备通过调节挤压辊和支撑辊的间距,精确控制圆管弯曲的曲率和弧度,加工精度达到毫米级。

“过去的那种人工辊制圆弧形钢衬垫,误差大、效率低。”高级工程师李成杰说,企业现在使用的这种装置能加工直径100mm至1000mm的各类管材,弧度误差控制在0.5度以内,解决了中小直径圆管对接焊接的世界性难题。

在吊装作业区,金环钢构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的“吊装钢板用扁担”装置正在安全运行。这项创新设计采用电磁吸盘与机械夹持双保险——当电磁吸盘吸附钢板后,随提升动作自动触发夹持爪对钢板底部进行稳固夹持。

“即使突发停电,钢板也不会脱落。”企业工程师向记者介绍了其独特的安全设计理念,据悉,这项发明彻底解决了大型钢板吊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成为金环钢构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正是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使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为全市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典型引领优质创新平台助推企业发展

佩戴好安全帽,工作人员带领记者来到河北长安育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育才)的生产车间。走进车间,一排高四米多的自动化反应釜设备出现在眼前,身着统一工作服的师傅们正在检查机器的运行状况。

眼前的大型机器生产的是微晶纳米材料,它是一种添加在混凝土里面的外加剂,可以让混凝土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快速提高强度。

该款微晶纳米材料是河北省建筑化学添加剂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制而成,而研究院正是由长安育才建立的,专注于企业技术研发。依托研究院,长安育才建立了多方协同创新机制,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联合,不断进行建材领域难题的技术攻关。他们与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合作,深入研究添加剂的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使多个产品更好地应用在建筑工程中。

纳米碳酸钙早强剂是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制而成的科创新产品。“纳米材料粒径极小,极易团聚,导致活性降低,且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难以均匀分散,粒径的控制和稳定性的保持是两大核心难题。”企业研发副总吴伟说,产业技术研究院专门组建了跨学科研发小组,从材料合成和表面改性两方面入手研究。

记者来到研究院合成室,技术人员正在通过提高晶体过饱和度阶段控制技术,将纳米早强剂颗粒粒径稳定控制在50纳米至100纳米之间。

为了有效阻止颗粒团聚,企业的技术人员利用原位接枝特殊的分散剂,在纳米颗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防颗粒聚集。经过数千次的分散性试验,最终确定了过饱和度工艺参数与分散剂结构,成功解决了稳定性的难题。

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纳米早强剂,纳米颗粒粒径远远小于国外行业领先企业的粒径标准,悬浮纳米颗粒含量达30%,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含量的20%,能更充分地发挥高活性优势,显著提升混凝土早期强度,大幅节约能耗和水泥消耗。

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去年,长安育才推出了基于微晶纳米材料研发的早强掺合料,这一款产品为企业带来了超2000万元的订单。

坚定有力领军人才促使企业研发“加速”

创新要有力量,必须要有人才的支撑。

作为今年我市评出的领军人才,张家祺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创新魄力,有力推动了企业的研发进程。

攻读博士期间,张家祺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微波和毫米波单片异质集成及相关器件高精度建模方向,毕业后,他全职进入河北博威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致力于该领域的产品开发。

“针对微波毫米波通信用核心射频芯片与器件国产化需求,我们研发团队攻克了产品高线性、高效率、高集成等技术难题,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系列化高性能微波毫米波通信用射频芯片与器件的开发和量产。”张家祺告诉记者,他们的系列产品频率覆盖6-42GHz频段,功能涵盖功率放大、混频、衰减、移相、超宽带检波等单元,可满足典型微波点对点通信业务场景需求。

据了解,该系列产品的成功开发,解决了客户产品供应链核心芯片与器件关键技术的国产化问题,保障了其生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张博士带领团队完成了国产化微波毫米波通信用射频芯片与器件的开发和量产,形成了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相关产品发货量数百万只,得到了行业和用户的肯定,推动了企业的研发进度,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有关负责人说。

像张家祺这样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我市近年来累计引进80名,为全市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促使创新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通过培育高能级创新主体,建设高标准创新平台,引育高素质创新人才,我市持续汇聚高端创新资源,一项项优质成果落地转化,一个个高能级平台建设起来,企业研发的“加速键”正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强引擎”,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推动着全市产业发展阔步向前。


责任编辑:张新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