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新闻网立足河北,覆盖全国,基本定位为“权威媒体,新闻网站”。

太行新闻网

城市: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 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定州辛集雄安正定太行资讯京津冀网事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太行新闻 > 省内新闻 >

雄安抗战印记:遇见“水生嫂”

来源:新华社 编辑: 张新悦 时间:2025-09-02 14:26:06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作家孙犁《荷花淀》里描写的这段场景,让“水生嫂”这一极具代表性的抗战时期白洋淀妇女形象深入人心。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白洋淀,寻觅“水生嫂”的身影。记者第一站先到荷花淀派文学馆,求证文学作品中的“水生嫂”。

文学馆几栋建筑中间,有一座孙犁先生的雕像,他端坐在椅子上,手捧书本,望向前方。馆内藏品记录着他的生平,特别是他在白洋淀生活、工作期间的故事。

坐落于白洋淀荷花大观园的荷花淀派文学馆(无人机照片)。

1936年暑假过后,祖籍河北安平县的孙犁经人介绍到安新县同口小学任教。虽然在同口镇教书不过一年时间,教过的学生也就三十多人,但孙犁与白洋淀人民相互影响着。

白洋淀人民也影响着孙犁。据记载,“教学之余,除了苦读,经常在白洋淀边散步,长堤、垂柳、春水、烟云……深深烙在他的心底,为以后写作白洋淀风土人情打下很好的基础。”

谈到《荷花淀》的创作,孙犁曾说:“我离开家乡、父母、妻子,已经八年了。我很想念他们,也很想念冀中。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是坚定的,但还难预料哪年哪月,才能重返故乡。”

爱国之心与思亲之情结合在一起,便诞生了“水生嫂”这样的角色:她担心丈夫安危和家庭兴衰,却又不断学习进步,最终端起枪与敌人作斗争。

如今,雄安新区安新县圈头乡一支颇具水乡特色的队伍——“水生嫂”志愿服务队,在当地已小有名气。

在西街村一个农家院里,49岁的郭艳娟正和村民们交谈,她是“水生嫂”志愿服务队的组织者之一。记者一提到“水生嫂”,她便打开了话匣子。

郭艳娟说,“水生嫂”志愿服务队目前有十几名主要成员,年龄在30岁至50多岁不等,队员们都是农家妇女,心直口快,有着热心肠,把自己的小家照顾好了,富余时间就用来服务大家。

“我平时在工地扛钢管,丈夫起早贪黑去县城卖鱼,家人都挺忙的,但一有时间,我总想着得为大家做点什么。”郭艳娟快人快语,讲话时总带着热情的笑,“孙犁的小说我也读过,我们和‘水生嫂’特别像,健谈、泼辣……孙犁写过采蒲台,我就是从那个村嫁过来的。”

一边说着,郭艳娟一边拿出手机,自豪地给记者看她的几张证书,“河北雄安新区最美农民工”“三八红旗手”“优秀志愿者”……

“我们这儿还有‘最美河湖卫士’呢,让她给你讲讲。”郭艳娟指了指坐在一旁的队员陈雪飞。

“那不光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很多事情都是大家一起做的。”陈雪飞赶忙说,她平时在饭店里做服务员,业余时间就和队员们划着小船,到淀里打捞垃圾。

“水生嫂”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在淀边清理垃圾。

寒来暑往,她们坚持了多年。2022年,在水利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联合开展的第二届“寻找最美河湖卫士”主题实践活动中,陈雪飞被评为“最美河湖卫士”。

“村里的奶奶辈儿,抗战时给雁翎队送过信,个个都是‘水生嫂’。听她们讲,那时候淀里的水是‘甜’的,可以捧起来直接喝。”陈雪飞望着水面说,“无非就是多动动腿,多伸伸手,咱得让这一淀水接着‘甜’。”

你一言,我一语,大家聊得火热,人也越聚越多。

“为了讲好党的政策,我们可没少下功夫。”这时,队员张小莉开了口: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发展乡村游,必须人人响应起来,她们走村串户忙个不停。在政策宣讲的过程中,“水生嫂”们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服务队中有3个人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她们的贡献可不止这些。”西街村党支部书记张少华走了过来,“比如帮孤寡老人理发、买药,教娃娃剪纸、画画等,‘水生嫂’们为村民解决了不少‘急难愁盼’的事儿。西街村常住人口1400多人,基层治理任务多、难度大,她们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在安新县圈头乡西街村的一面墙上,喷涂着歌曲《水生嫂》的歌词。

“水生嫂”们一个一个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有说不完的话题。记者不禁想:虽然“水生嫂”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但并非“无源之水”。正是因为在白洋淀这片水土上,世世代代生活着“水生嫂”一般的人,才有了孙犁笔下那样生动鲜活的人物故事。

如今,圈头乡的“水生嫂”们成了村民的“贴心人”,无论大事小情,村民都愿意找她们商量。正如歌曲《水生嫂》中唱的,“淀知道,苇知道,咱街坊邻居都知道。”“里里外外一把手哇,提起你的大名,都把那拇指翘……”


责任编辑:张新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