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新闻网立足河北,覆盖全国,基本定位为“权威媒体,新闻网站”。

太行新闻网

城市: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 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定州辛集雄安正定太行资讯京津冀网事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太行新闻 > 省内新闻 >

“王二小”原型入选国家级名录!河北这些抗战记忆让人泪目

来源:长城新媒体 编辑: 张新悦 时间:2025-09-02 14:03:16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哼唱几句

你知道吗?

这首歌的原型之一、抗日小英雄王禾

近日正式入选

第四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国务院公布了

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退役军人事务部也公布了

第四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其中,河北“两地一人”入选

 

 

 

“王二小”原型王禾:

涞源山谷里的少年英雄

 

穿行在涞源县的崇山峻岭间

狼牙口长城“茨字叁号台”静默伫立

守望岁月烽火,见证英雄壮歌

 

这座长城上的重要关城地势险要

不仅是连接涞源、阜平、

灵丘三县的咽喉要道

更是抗战时期日军“扫荡”的必经之路

如碑群峰间

84年前舍生取义的少年英雄王二小

就长眠在此

 

今天的涞源县上庄乡上庄村。

王二小原名王禾

出生在涞源县上庄村

一户贫苦农民家中

11岁时他沦为孤儿

逃荒到涞源南马庄乡狼牙口村

给人家放牛为生

 

在与当地抗日军民的接触中

王二小逐渐懂得了抗日的道理

他参加了儿童团

从此放牛鞭成了他的“武器”——

一边放牛,一边为八路军放哨

 

1941年农历九月十六清晨

正在山坡放牛的王二小

发现进山“扫荡”的日军

跑回村里报信根本来不及

事态紧急

王二小记起八路军的叮嘱:

“遇上敌人,三声鞭响为号!”

鞭梢炸开脆响

三声鞭响回荡幽谷

进山“扫荡”的日伪军走到山口迷了路

他们发现了二小

连拖带拽把他扯下山坡,强迫他带路

 

 

河北省涞源县蜿蜒的小路。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

王二小没有退缩

更没有动摇

他沉着地将敌人引向了豺狼沟

一路走向石湖旮旯

那儿三面环山

正是八路军预设的伏击圈

 

豺狼沟如同大地撕裂开的伤口

两侧峭壁森然

王二小在前引路

身后跟着一队持枪的“豺狼”

拐过山弯

石湖旮旯赫然眼前——

除了数米高的飞瀑轰鸣

狭长的山谷静得瘆人

 

“八路军叔叔,快开枪啊!”

王二小稚嫩又坚定的呐喊

撞破谷底死寂

意识到被骗的日军

恼羞成怒地举起刺刀

瞬间穿透他瘦小的身躯

13岁的二小被高高挑起

重重摔在染血的巨石上……

 

霎时间

复仇的怒吼和子弹从绝壁倾泻

豺狼沟变成侵略者的坟场

 

如今,谷底山泉依旧奔流

却带不走石头上那抹鲜红

人们把它叫作“血色石”

 

80余年岁月里

歌唱二小的歌声传遍大江南北

上庄村建起王二小希望小学

少年牺牲地

竖起原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

萧克将军题词的纪念碑

 

 

竖立在王二小牺牲地涞源县狼牙口村的纪念碑。

 

王二小故居前

来参观的少先队员们

纷纷举手敬礼

山风吹拂

他们胸前的红领巾被吹起一角

宛如翻腾跳跃永不熄灭的火苗

 

 

位于涞源县上庄村的王二小故居。 戎浩 摄

 

如今

他正式入选国家级英烈名录

这位小英雄将永远被铭记

 

 

 

阜平县烈士陵园:

太行山下的英雄丰碑

 

本次一同入选的河北省阜平县烈士陵园

位于保定市阜平县东寺社区陵园路

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1960年5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历经多次修缮与扩建园内布局庄严肃穆设有烈士公墓、纪念碑亭、陈列展室等纪念设施

陵园通过文物陈列、场景复原等形式

生动展现了军民团结抗战的历史画卷

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纽带


阜平县烈士陵园内的英魂碑。

 

阜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部

地处两省(河北、山西)

四市(石家庄、保定、忻州、大同)

九县(曲阳、唐县、涞源,行唐、

灵寿、平山,五台、灵丘、繁峙)交汇

总面积2496平方公里

辖13个乡镇,209个行政村

人口22.77万

自古以来就是西部内陆地区

进出华北地区的重要通道

被誉为“冀晋咽喉”“畿西屏障”

 

1937年秋,八路军一一五师向阜平挺进。

 

阜平1925年建立中共党组织

(中共阜平县小组)

1931年

建立中国北方第一个苏维埃县政权

(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

1937年以阜平为中心

创建了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个

敌后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长期是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

聂荣臻、彭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都曾在阜平战斗生活过

 

 

1937年11月18日,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移驻阜平县城。

 

抗战时期,阜平人口不足9万

养活了9万多人的部队和工作人员

2万多人参军参战

5000余人光荣牺牲

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和新中国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曾被毛泽东同志亲笔授予

“模范抗日根据地”光荣称号

被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

称之为“新中国的雏形”

被彭真同志称之为“建国基石”

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可以用“坚强堡垒、前进阵地、

战略支点、建国基石”十六个字来概括

 

 

1938年1月10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县城开幕,选举产生晋察冀边区政府临时行政委员会,成为敌后由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阜平成为晋察冀边区首府。图为发表在《晋察冀画报》创刊号上的报道。 

阜平这片土地上发生了许多

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创建全国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

印制出版全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召开全边区第一届参议会、

设计印制全国第一套人民币......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阜平考察时指出:

“阜平是一个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地方,

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

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

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

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1年。

1948年4月,

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

从陕北来到阜平的城南庄,

在这里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

调整南线战略,

为三大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阜平和阜平人民

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山河已无恙,灯火满故园

这片血火淬炼的土地上

奋斗从未止息,幸福正抽枝散叶

——这,便是对英灵最深沉的告慰

对历史最铿锵的回响

 

 

 

察哈尔烈士陵园:

华北地区的不朽丰碑

 

另一处入选的察哈尔烈士陵园

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陵园路38号

是华北地区筹建较早

建筑规模较大的烈士陵园

1948年12月

张家口第二次解放后

原察哈尔省人民政府

奉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

为了纪念察哈尔省范围内的

17000名死难烈士

决定在省会张家口市东山坡

筹建革命烈士纪念塔

在这17000名死难烈士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在

著名的1948年平津战役新保安歼灭战

和1946年张家口保卫战中牺牲的

 

 

察哈尔烈士陵园牌坊建筑。

 

察哈尔烈士陵园

于1949年2月开始修建

纪念塔于1951年4月正式落成

察哈尔烈士陵园隶属张家口市民政局

察哈尔烈士陵园位于张家口市东山坡

占地面积145亩,东西长近500米

南北宽230米

成坐东朝西的长方形

绿化率达80%

1990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

“河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主要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塔、

察哈尔革命烈士纪念馆、

纪念广场、牌坊、

喷水池和烈士墓等

 

 

察哈尔烈士陵园纪念塔。

 

察哈尔烈士陵园主要建筑物

革命烈士纪念塔塔高28米

塔座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

塔身正面有“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

纪念塔正厅内安放着一尊

一米多高的银质革命烈士纪念鼎

墙壁上记录了在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

英勇牺牲的6703名烈士的英名

塔内设有骨灰堂

存放着烈士及去世的老红军骨灰

 

 

察哈尔烈士陵园主体雕像。

 

2012年3月26日

察哈尔革命纪念馆

在察哈尔烈士陵园内落成

面积2000平方米

馆内陈列了烈士遗物、照片、事迹等

馆内集中展示了

为解放察哈尔而牺牲的革命先烈

和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

现代化的观展手段

让参观者对察哈尔的历史沿革一目了然

 

光阴流转

战火硝烟早已散去

但这些抗战纪念地和英雄事迹

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此次“两地一人”入选国家级名录

不仅是对历史贡献的正式认可

更是一次全民性的历史记忆唤醒

当我们再次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

当我们驻足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我们正是在完成一场

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这些红色记忆

将永远激励着我们珍爱和平、砥砺前行

在新时代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责任编辑:张新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