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看数据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增收渠道更加多元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增收渠道更加多元
——河北经济半年报亮点解析之七
7月16日,在“河北福嫂进京津”京津冀家庭服务业人力资源对接交流会上,家政服务企业工作人员(左)正在向求职者介绍整理收纳师的工作内容。
近日,河北省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5元,同比增长5.3%。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实现基本同步。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春城认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向同行,反映了高质量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同步同频。一方面,我省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促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拓展了就业增收点;另一方面,“投资于人”减负担的各项政策举措有效落地,推动了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真招实招频出,夯实民生之本
每天清晨8时许,“河北福嫂”张茜会准时从石家庄沐瑾家庭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基地出发,前往北京市朝阳区一户人家照看1岁多的孩子。
今年40岁出头的张茜来自石家庄市藁城区,当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参加了当地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并最终顺利通过结业考试,成为一名“河北福嫂”,在北京打开了自己的天地。
居民工作的日常,也是我省稳就业的微记录。
京津冀协同办活动,助力“河北福嫂”闯市场;367个零工市场,成为灵活就业信息港;1月至6月发放“人社惠企贷”183.28亿元,帮助3932家企业稳岗扩岗……一项项举措,把岗位的“蛋糕”做大、把技能的“梯子”加长。
两个月前,衡水市景县居民韩超面临职场空窗期,是县里的零工市场给他提供了信息:一家金属制品公司正在招聘数控车床操作工。正好,他做过类似的工作,工资待遇也不错。他与招聘企业一拍即合,工作很快有了着落。
这个零工市场是由县人社局联合专业人力资源公司打造的综合性求职用工平台,自今年2月正式运营以来,已经成功帮助400余名求职者对接了工作。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来自省人社厅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2.4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0.97%,超过时序进度。
扩大的就业容量、提升的就业质量,带来居民收入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72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8元,增长5.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纵观上半年,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增收渠道更加多元,是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有力支撑。
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二级巡视员彭青伟表示,今年上半年,工资性收入仍为居民增收主力。我省通过重点产业岗位挖潜、落实社保费率优惠政策、精准就业服务等组合措施,推动就业市场持续向好,居民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5.4%。
此外,制造业升级和消费回暖带动了产业发展,叠加京津冀协同发展及惠企政策持续发力,带动经营净收入增速趋稳,同比增长4.1%;财产净收入平稳增长,同比增长4.0%;转移净收入增速加快,同比增长6.6%。四项收入全面增长,让百姓的“钱袋子”更加充实。
真金白银投入,提升民生温度
养老、托幼、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如何消除后顾之忧,让大家腾出闲和钱,充分地发展自我、参与消费、乐享生活?
一个进度值得关注:今年上半年,我省持续推进20项民生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多项民生工程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不断刷新的民生工程进度条,指向一个理念:“投资于人”。
眼下,位于邯郸市馆陶县的温泉花园小区改造正在进行中。新粉刷的楼体明亮整洁,外墙保温板已经加装完成,规划中的停车位和绿植区域轮廓初显,新换的雨污管道即将埋入地下,小区绿化、健身器材安装也在改造计划中。
这是馆陶县今年改造体量最大的老旧小区,11栋楼里住着349户居民。改造中,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将合理共担资金,共同托起百姓的品质生活。
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人的发展和保障上来,既“直给”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激发出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
翻开上半年财政账本,民生领域投入持续用力——今年上半年,全省八成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支出4266.8亿元,重点投向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保障就医。我省以就医购药便民服务工程破题,让“指尖上的医院”触屏可及。截至6月30日,全省已开展预约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共403家,且全部接入“河北智慧健康”平台。
改善住房。今年上半年,我省列入计划的585个老旧小区全部开工改造;棚户区改造工程已建成交付棚改安置房7.7万套,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7%,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照顾“一老”。今年上半年,全省完成203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71个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标准化培育任务,养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呵护“一小”。全省建成一批设施完备、服务优质的普惠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机构坚持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更利于满足居民托育服务需求。
“‘投资于人’的顶层设计,从生活改善、个人发展、经济增长等维度多向协同发力,为你我他带来利好和机遇。”王春城表示,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全方面完善,真金白银支撑的民生保障将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持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