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新闻网立足河北,覆盖全国,基本定位为“权威媒体,新闻网站”。

太行新闻网

城市: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 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定州辛集雄安正定太行资讯京津冀网事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太行新闻 > 省内新闻 >

赛事经济看河北|河北各地从“一市一品”迈向“一市多品”新赛道

来源:冀云 编辑: 张新悦 时间:2025-07-20 00:44:20

从雪耀中国高山滑雪积分赛到全国出圈的“石马”,从国际顶尖赛事到全民健身活动,河北赛事经济发展远超你想象。今年上半年,河北“开门办体育”,多途径多渠道发展赛事经济,各地从“一市一品”逐渐发展成“一市多品”。石家庄的“庄超”“庄篮”家喻户晓,张家口城市联赛和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持续升温,邢台“红川绿谷·骑行太行”和“泉城骑行”两大赛事品牌骑出赛事经济新赛道……河北各地以赛为媒,多点发力,遍地开花,赛事经济在河北各地正释放出无限活力。

01国际庄打造“庄里”国际范儿 

为发展赛事经济,石家庄承办一批如2025石家庄马拉松赛、2025ITF国际网球大师赛、2025中国箭王争霸赛等国际国内品牌赛事,培育一批如“庄超”2025年石家庄市五人制足球联赛、“庄篮”2025年石家庄市全民三人制篮球联赛等特色IP赛事,举办一批如2025石家庄市第50届元旦长跑、2025年石家庄市龙舟大赛等全民健身赛事,同时通过将潮流市集、特色美食等元素融入赛事,联动商圈、景区发放餐饮消费券、门票代金券,推出免费游览等方式。2025年石家庄马拉松赛的赛事期间创新推出“跟着石马去旅行”专属线路,参赛选手免费游览西柏坡、隆兴寺、荣国府等13家景区,有力推动了体商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

2025年上半年,石家庄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894场,其中国际赛事4场,国家级赛事18场,赛事进景区44场、进商圈55场,进街区229场,共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221万人次,直接带动消费超过48亿元。

02多点发力“奥运之城”保定构建多元化引流赛事矩阵 

保定用好“奥运梯队后备人才城市、奥运冠军城市、全国全民健身模范市”三块金字招牌,构建多元化流量赛事矩阵。引入如国际三人制男子篮球挑战赛保定站、WPC国际匹克球锦标赛保定站等国际赛事,发挥高品质赛事聚焦引流效应;培育一批如保定马拉松、国际空竹节、“村超”全国赛、京津冀铁人三项等特色IP赛事,打造区域性群众系列精品赛事活动;扶持如易县狼牙山登山赛、阜平越野车王争霸赛、涞源太行100山径赛等户外赛事,形成“职业+业余+特色”的赛事矩阵,吸引不同群体参与和关注,提升赛事商业价值,拉动赛事经济发展。

2025年上半年,保定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684场,进商圈赛事89场,各类赛事活动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达196.79万人次,直接带动消费约20亿元。

03“海滨之城”秦皇岛构建海陆联动观赛体系 探索体育+地产新模式

秦皇岛创新探索“赛事+地产”发展模式,举办“悦动秦皇岛·地产杯”2025城市乒乓球公开赛,吸引了 19家地产公司现场设置展台推介。为打造“观赛+体验”一站式文体旅融合,秦皇岛在2025年亚洲帆船锦标赛期间创新构建海陆联动观赛体系,海上5艘双体船每日3个时段提供“随船观赛”服务,岸上设置 256个阶梯看台配备专业望远镜,沙滩大屏实时直播。结合端午假期,推出“潮流体育文化节”“国际航海文化季”“端午国潮市集”等7大主题活动,赛事期间接待人次同比增长35%。

2025年上半年,秦皇岛市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 422场,其中国际赛事 1场,国家级赛事 15场,体育赛事进景区54场、进商圈30场,各类赛事活动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达121.7万人次,直接带动消费超过5.5亿元。

04承德发展具有皇家文化特色的赛事经济

承德发挥地域资源优势,以打造“户外在河北承德好山水”户外品牌为统领,谋划举办如 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平行项目亚洲杯(金山岭站)、中国承德(塞罕坝)第三届国际露营大会等高品质系列赛事,具有承德特色的如避暑山庄主题赛事,塞罕坝户外主题体育研学等。同时深化“政企协同+跨域联动”机制,将赛事与避暑山庄、金山岭长城等景区深度融合,从“吃住行游购娱”多方面带动经济消费。此外,承德还将体育赛事与皇家文化、民俗、文创相结合,在举办赛事期间植入少数民族项目展演、非遗文化展示等项目,加强与承德好礼、承德山水等产品合作,设置土特产品展销、体育项目互动体验、文创产品销售等多个板块,提升观赛群众体验感。

2025年上半年,承德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383场,其中国际赛事2场,国家级赛事9场,体育赛事进景区32场、进商圈41场,各类赛事活动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达102万人次,拉动消费超过 23.7亿元。

05“冬奥之城”张家口打造“冰雪、山地、草原、公路、湿地”的赛事空间布局

张家口重点打造“悦行冬奥路”智慧赛道、洋河流域“最美河滩”马道、京蔚高速体旅融合示范带三条线性体育赛道,形成“冰雪、山地、草原、公路、湿地”五大具有消费引领性的赛事空间布局。围绕“推动冬奥场馆赛后利用”,承办举办2024-2025 全国跳台滑雪锦标赛、2025年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等省级以上高端赛事;围绕“户外在河北”,举办中国涿鹿桑洋水路自行车赛、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大境门古长城越野赛等户外运动精品赛事;围绕“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举办雪耀中国高山滑雪积分赛、怀来幽州古道超级越野赛、康保冰龙舟超级联赛等地方特色赛事; 常态化举办足球、篮球、羽毛球、定向、乐跑等10项张家口城市联赛,同时举办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张家口电子竞技联赛、2025年第八届滑翔翼全国邀请赛、“洋河之星”马术耐力系列赛等新兴赛事34项,形成“周周有赛事、场场都精彩、人人来消费”的运行特点。

2025年上半年,张家口市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945场,其中国际赛事4场,国家级赛事20场,体育赛事进景区 127场、进商圈38场,各类赛事活动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达166.3万人次。

06“凤凰城”唐山弘扬抗震精神  打造“一县一品牌”的赛事新布局

唐山以北靠燕山、南临渤海、毗邻京津的地理位置优势及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为特点,谋划推出“时尚户外·魅力凤城”户外运动系列赛、唐山户外阳光欢乐行两个市级户外运动休闲品牌,打造如迁安钢铁之城篮球联赛的“一县一品牌”休闲赛事。另外,唐山路南区把唐山的抗震精神和跑步相结合,计划推出“7.28纪念跑”,将地震遗址、抗震纪念碑、南湖景区、大钊公园等景点串联成跑步路线,让市民在参与运动的同时感受唐山历史,倾听唐山故事。

2025年上半年,唐山市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730场,其中国家级赛事14场,体育赛事进景区 60场、进商圈38场,各类赛事活动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达146.32万人次,直接带动消费超过46亿元。

07以“通武廊”为核心  廊坊发展区域科技体育赛事经济

廊坊抢抓毗邻京津雄区位优势,以“通武廊”体育协同发展为核心,探索建立马拉松、自行车等赛事的参赛选手互认机制,共同发布“京津冀赛事地图”,试点“一赛多站”巡回模式。此外,廊坊以数字经济与智慧体育政策为抓手,通过技术赋能传统体育场景、创新科技体育产品矩阵、构建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体育发展模式,将无人机赛事纳入地方体育产业升级战略,联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中国警察大学等高校,开展无人机技术研发与安防反制机制。

2025年上半年,廊坊市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228场,其中国际赛事3场,国家级赛事9场,体育赛事进景区28场、进商圈 27场,各类赛事活动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达79万人次,直接带动消费超过3亿元。

08围绕“大运河”IP  沧州丰富赛事新内涵

沧州结合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资源,围绕“大运河”特色 IP,完善群众性体育赛事体系,举办职工篮球赛、“冀农乐”和美乡村篮球赛(村 BA)等系列赛事;营造“周周有精彩、月月有亮点”的赛事氛围,积极举办假日赛事和夜间赛事,不断扩大赛事举办综合效益,如举办2025“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系列活动全国主会场活动、“3V3”铁狮杯篮球赛、大运河城市狮王争霸赛等,赛事设置了迎宾演出、非遗节目展演、科学健身指导、运河市集等环节,进行特色农产品展销、非遗手工产品展售、船工号子展演等,丰富赛事内容,增强赛事吸引力。

2025年上半年,廊坊市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276场,其中国家级赛事3场,体育赛事进景区40场、进商圈23场,各类赛事活动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达37.72万人次。

09谋划四季主题赛事  衡水引流体育研学

衡水谋划“一年四季”主题赛事,春季以风筝节激活滨湖生态游,夏季依托龙舟赛、水上嘉年华发展亲水经济,秋季以衡水湖马拉松赛串联全市景区,冬季打造欢乐冰雪季,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常年不间断”,积极导入2025年全国风筝节、2025年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2025尾波划水世界锦标赛、2025年京津冀激光跑公开赛等国家级赛事活动。同时,立足衡水市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河北省运动队在衡水驻训契机,融入衡水湖5A级景区观光游玩、衡水中学研学等项目,推动“赛事+研学”双向引流。

2025年上半年,衡水市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456场,其中国家级赛事5场,体育赛事进景区 41场、进商圈 17场,各类赛事活动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达117.5万人次,直接带动消费超过 21.92亿元。

10“自行车之城”邢台探索自行车产赛融合新模式

邢台大力实施“自行车之城”建设,切实推动自行车运动与产业联动发展。依托自行车运动的天然地域优势和深厚群众基础,聚力打造“红川绿谷·骑行太行”和“泉城骑行”两大自行车运动品牌,借助赛事举办和自行车运动热潮,自行车生产厂家举办自行车折扣售卖和以旧换新活动,探索自行车产赛融合新模式,售卖、置换运动型自行车10余万辆。同时,全力推动自行车产业转型升级,引进骑行运动培训、特色文体旅融合等业态,打造自行车主题度假小镇。此外,邢台致力于举办创新性、独特性赛事,提升赛事品牌吸引力。全省首创“不见面的赛事”——依托“泉城骑行”小程序,开展全民积分赛;全国青年龙舟公开赛也在连续三年的努力下成为邢台“环泉”品牌赛事的代表。

2025年上半年,邢台市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384场,其中国家级赛事5场,体育赛事进景区57场、进商圈11场,各类赛事活动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达78.9万人次,直接带动消费超过20.4亿元。

11邯郸创新“五个一”举措  推动“红色旅游+体育”融合

 邯郸立足自身特色资源,创新特色品牌赛事,举办了如 2025 河北·磁县“鲲乐湾杯”南太行汽车越野挑战赛、“中国大名 武林大会”江湖争霸赛、2025·峰峰「千年瓷都·滏源文化」长跑赛等特色赛事,丰富了赛事供给;推动“红色旅游+体育”融合,打造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产品。如涉县半程马拉松赛,赛道串联起女娲补天传说地、八路军抗战旧址与太行生态画廊,全面展示了革命老区涉县的良好形象。此外,邯郸还推出“五个一”举措,即看一张图表知邯郸全年赛事;扫一扫二维码掌邯郸全境美食美景;购一张88元优惠卡包邯郸知名景区一年门票;逛一条街邯宝坊品邯郸土特名优;赏一条古道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阅邯郸三千年古今,为赛事经济发展打造出别具一格的邯郸模式。其中,武安马拉松赛道串联太行山景区,终点设特色美食补给,直接消费超千万元。

2025年上半年,邯郸市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625场,其中国家级赛事10场,体育赛事进景区106场、进商圈34场,各类赛事活动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达168余万人次,直接带动消费近20亿元。

12“未来之城”雄安打造足球城市联赛体系

雄安新区以足球为试点,做好雄安城市联赛、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青少年联赛、“雄安杯”京津冀青少年足球联赛,嵌入文商旅体多业态融合和城市展示场景,通过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联赛体系培育特色IP赛事,深入挖掘雄安新区的城市特色、重点围绕足球、篮球、水上等项目强化市场运作,持续巩固雄安马拉松、三人篮球文化周、雄安杯系列赛事的品牌赛事IP的影响力和特色优势。

2025年上半年,雄安新区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 72 场,其中国际赛事 2 场,国家级赛事 4 场,体育赛事进景区4场、进商圈13场,各类赛事活动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达32.2万人次,直接带动消费超过3 亿元。

13定州推出具有中山文化为特色的赛事新场景

定州以中山文化为魂,打造具有定州特色的赛事场景。以文博·2025 定州半程马拉松为例,来自全国各地的1.2万名参赛选手参加。选手可享受定州市内所有景区全年免首道门票的优惠政策,其家属和随行人员在赛事当月也可享受同等优惠。赛事期间,各补给站点将定州美食特色,非遗文化、农副产品等进行展示,把“定马”延伸为一场多维度的城市体验。据统计,全市餐饮行业接待人次同比增长10%,全市景区游览人数同比增长32.28%,酒店入住总人数同比增长26.7%,带动经济收入超过12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超6000万元。

2025 年上半年,定州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 44 场,其中国家级赛事1 场,体育赛事进景区23场、进商圈4场,各类赛事活动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达22.4万人次,直接带动消费超过1365万元。

14辛集创新“体-农-旅”的赛事经济模式

辛集以赛事搭台、经济唱戏为理念,打造“赛事+商圈”消费场景,与万达广场、皮革城等商圈合作,打造体育“彩色周末”活动,联动商户推出“赛事消费满减”,带动餐饮零售消费;打造“赛事+非遗体验+特色农产品展销”场景,串联华北联合大学在束鹿史馆、曹日昌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并围绕辛集名花皮毛文化、历史民俗等元素,设计制作皮毛制品、特色文具、艺术衍生品等文创产品,推出赛事主题文创纪念品;拓展“体育+旅游”消费场景,辛集打造麦田健康跑、文化旅游骑行等活动。其中,辛集市麦田健康跑作为创新特色赛事品牌,创新采用“体育搭台、农业唱戏、文旅赋能”的融合发展模式,沉浸式领略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与农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2025 年上半年,辛集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110场,其中体育赛事进景区、进商圈50余场,各类赛事活动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达10余万人次,直接带动消费超过100万元。

 从雪耀中国高山滑雪积分赛到全国出圈的“石马”,从国际顶尖赛事到全民健身活动,河北赛事经济发展远超你想象。今年上半年,河北“开门办体育”,多途径多渠道发展赛事经济,各地从“一市一品”逐渐发展成“一市多品”。石家庄的“庄超”“庄篮”家喻户晓,张家口城市联赛和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持续升温,邢台“红川绿谷·骑行太行”和“泉城骑行”两大赛事品牌骑出赛事经济新赛道……河北各地以赛为媒,多点发力,遍地开花,赛事经济在河北各地正释放出无限活力。


责任编辑:张新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