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新闻网立足河北,覆盖全国,基本定位为“权威媒体,新闻网站”。

太行新闻网

城市: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 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定州辛集雄安正定太行资讯京津冀网事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太行新闻 > 省内新闻 >

以绣花功夫雕琢出美好生活——石家庄深层次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编辑: 张新悦 时间:2025-11-16 14:54:36

辉煌“十四五” 奋进石家庄|以绣花功夫雕琢出美好生活——石家庄深层次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石家庄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整合供热、燃气、排水、道桥等8个城管领域信息系统,初步搭建了城市管理“一网统管”的数据底座。

漫步在石家庄的大街小巷,宛如展阅一幅徐徐铺开的画卷:脚下是整洁开阔的道路,身旁是鳞次栉比的楼宇,抬头是湛蓝如洗的天空。晨光中,老人在平坦整洁的步道上慢跑;夕阳下,孩童在翠色浓郁的街角游园嬉戏。一帧帧鲜活的生活场景,共同勾勒出一座宜居之城、幸福之城的生动模样。

这寻常巷陌间的温馨图景,映照着石家庄城市面貌的华丽升级。

“十四五”以来,石家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城市管理作为提升综合承载力和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抓手,以绣花功夫推进精耕细作,以智慧赋能提升治理效能,推动城市实现由外及里的深刻重塑。一座更有品质、更具活力、更加智慧的现代化城市,正以崭新姿态昂首向前。

精细雕琢

城市面貌于细微处焕新

11月4日5时,天色未亮,整座城市尚在沉睡。石家庄市长安区环卫大队的于彩花和工友们已开始第二遍晨扫。橙黄色的工装在路灯下格外醒目,他们弯腰、挥臂、清扫,每一个动作都沉稳而专注。

“我负责的这段路,每天要来回巡查十几遍,确保随时都干净整洁。”于彩花说,她的扫帚总能精准地探入绿化带内,将藏匿的落叶碎屑一一清出。

细微之处见真章。于彩花和同事们的一招一式,正是石家庄市深化环卫作业精细化的生动缩影。

石家庄大力推进“人机结合”作业模式创新,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协同机制。每天凌晨,大型洗扫车、高压冲洗车率先登场,对主干道进行全覆盖深度清洁;而环卫工人则专注于人行道、护栏底部、绿化带边缘等机械难以触及的角落。这种联合作业模式,让专业设备与人工相得益彰,既保证了作业效率,又实现了保洁质量的全面提升。

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石家庄的机械化清扫范围从二环向三环延伸,针对城乡接合部、施工工地周边等重点区域,加密冲洗清扫频次,有效改善了区域环境卫生面貌。如今的石家庄,无论是核心商圈的主干道,还是背街小巷的便道,都难觅烟头、纸屑的踪迹,洁净的环境让市民出行更舒心。

一事精致,足以动人。石家庄以绣花功夫深耕城市管理细节,聚焦市民群众需求,用细节提升城市品质。

“十四五”以来,石家庄市通过道路雷达探测技术,对裕华路、和平路等路段开展地下空洞探测,五年累计测线7000余公里,发现并排除病害点320处。为确保市民出行安全,石家庄还常态化开展井周道路整治、探头钉整治、盲道设施整治等专项行动,五年来,年均维修道路26万余平方米、便道12万余平方米,巡视桥梁4万座次。

作为城市的“生态纽带”,民心河的管护直接关系市民生活品质。在常态化管护中,工作人员定期清理河道垃圾、打捞漂浮物,修剪沿岸绿植,对破损堤岸、护栏及时维修。如今的民心河,河水清澈见底,岸边绿树成荫,傍晚时分,市民沿河岸散步、健身,孩童在亲水平台嬉戏,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石家庄的精细化管理渗透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仅解决了一批长期存在的民生痛点,更让城市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服务”,让市民真切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深刻内涵。

旧巷新生

城市文脉在方寸间绵延

小街小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十四五”以来,石家庄市全力开展小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清理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乱象,整治破损路面、建筑立面等短板,累计完成2000余条小街小巷的整治提升,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曾经残破的外墙披上了青砖黛瓦,杂乱的街巷重拾古韵新颜。阔别故乡多年的刘旭重返建明中路时,几乎认不出这条童年熟稔的街道。

“走,去重新认识家乡!”跨上自行车,刘旭拐进了童年时常常玩耍的煤机街,眼前的景象令人动容:浅黄色的墙体配以淡墨国风墙绘,午后的阳光在地上洒下斑驳树影,时间仿佛在此放缓脚步。“同一座城,为什么好久不见?”“所有的告别里,最喜欢明天见。”墙面上一句句温暖的话语,悄然拨动着过往行人的心弦。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石家庄在小街小巷整治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让每一条街巷都成为承载城市文脉的生动载体。

走进东风路,从建设大街入口望去,街道整体以灰色和咖色为主色调,道路两侧红砖墙彰显着年代感,墙上每隔几步就镶嵌着一幅老照片,定格着石家庄的发展历史,悠悠讲述着属于石家庄人的故事。老石家庄火车站、正太饭店、新百广场、华北制药厂……每幅照片、每个场景,都曾是一代石家庄市民的时光记忆,无声叙说着几十年的春华秋实。

“我在这里生活了将近30年,对这里以前的环境记忆犹新。现在不光好走了,还成了我们怀旧散步的‘打卡地’!”市民陈利萍沿着健身步道漫步,身旁的休憩凉亭里,几位老街坊正闲话家常。这条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街巷,曾因设施陈旧、环境杂乱让居民苦不堪言,如今在小街小巷整治中华丽转身,成为兼具颜值与内涵的精品街道。

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何处理好城市改造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关系,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在小街小巷整治提升过程中,石家庄更多地注入和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形成“一街一特色、一街一景观”。

整治行动层层推进、全域覆盖,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1123条街道完成整治,63条精品街道率先亮相;2022年,902条街巷旧貌换新颜,100条精品街道绽放异彩;2023年,518条街巷纳入提升计划,实现县(市、区)建成区全覆盖。

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小街小巷,因为注入了多元的艺术元素,审美韵味、文化品位陡增。古老与现代,本土与国际,固守与前卫,在一条条小街小巷的脱胎换骨中,丰厚着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转化成城市更新的无数种可能。

智慧赋能

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层级

走在路上,市市容管理考评中心数字城管监督员若发现井盖破损,可立即通过移动终端拍照、录取相关信息,上传至石家庄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随后,平台迅速派遣相关责任单位来现场查勘修复。类似解决井盖问题的事情虽小,却是以智慧化手段消除城市“顽疾”的生动写照。

在石家庄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前,城市地图在LED大屏上呈现,街面秩序、市容环境、园林绿化设施、施工管理等数据实时更新变化,燃气监管、排水防汛等影响市民日常生活的城市保障事项也实时监管。平台工作人员仿佛置身云端,城市管理情况尽收眼底,随时进行管理调度。

一屏观全域,一网治全城。“十四五”以来,石家庄市不断推动智慧城管工作,实时汇聚、深度融合、智能分析,全息全景呈现,确保城市管理精准掌控、合理布局、有序运转。

目前,石家庄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整合供热、燃气、排水、道桥等8个城管领域信息系统,初步搭建了城市管理“一网统管”的数据底座。

其中,供热管理服务平台覆盖全市53家供热企业,实时监测414个热源、3084座热力站数据,形成“热源—管网—用户”全链条数字镜像,让市民供暖更有保障;燃气行业综合监管平台接入2.8万余个物联感知设备,对5.14万公里燃气管网实时监控,实现风险隐患闭环管理;城市水系智慧平台通过603套智能物联设备,基本实现河道设施、排水管网的综合监控和智能调度,大幅提升防汛排涝应急能力。这些平台如同城市的“智慧大脑”,为精准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应用于城市巡查的AI智能采集车亮相街头,是石家庄探索城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的又一次尝试。

“请注意,长安区荷园路有占道经营,请立即处理。”AI智能采集车在巡查中发现占道经营现象,后台人员实时核实事件、位置,立即通过系统分派调度到现场工作人员手中。此次整套处理流程显示,从抓拍到处理过程不到15分钟就完成了。

AI采集车化身“巡查尖兵”,在二环外及藁城区、栾城区等区域穿梭往来,深度融合AI算法与大数据技术,自动抓拍私搭乱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50余项违规特征,问题识别成功率超95%。相较于传统人工巡检,智能采集实现了“全天候、无死角、高效率”巡查,为指挥中心精准施策提供了海量数据支撑。

共建共享,激发治理活力。

在槐北路与青园街交口附近,市民李博正在通过“石i民”App的“随手拍”上报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随手一拍,问题马上就能得到解决。现在我们市民也能成为城市管理的‘眼睛’。”这种“指尖上的参与”,让市民真正成为了城市治理的主角。

智慧赋能让城市管理更精准、服务更高效。石家庄用科技手段打通了城市治理的“堵点”,破解了服务群众的“难点”,让城市运行更有序、市民生活更便捷。

街头巷尾的干净整洁、市政设施的完善便捷、数字平台的高效响应,共同勾勒出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站在新的起点,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续写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

记者手记:精雕细琢见城市温度

精耕一寸,方得城兴。

石家庄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推动城市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地更新。目前,全市已完成2000余条小街小巷的整治提升,煤机街的墙绘、东风路的老照片、建明中路的青砖黛瓦,皆成为承载乡愁、唤醒记忆的生动载体,城市生活的温度与品质持续提升。

一街一景、一巷一韵,皆是匠心打磨的印记。然纸短情长,写不尽细微处的蜕变。

以恒心,致深远。

我们期待,未来的石家庄,将在既有治理成效的坚实基础上,继续坚持精细导向、智慧赋能、文化传承,不断优化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向着更有内涵、更具魅力的宜居之城迈进。


责任编辑:张新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