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加快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获悉,河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加快构建,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加快建设交通强省实现良好开局。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宋仁堂介绍,河北以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为目标,按照“建设上保煤、优矿、拓箱、增油气,生产上绿色化、智慧化,运输上降成本、提质效、优服务、保安全”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港口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3年7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将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全部提升为国家主要港口。2025年1月25日,河北省政府印发的《河北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实现了“三个首次”,即首次按全国沿海主要港口进行规划,首次布局内河航道,首次布局海运网络,这为港口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北省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重要的铁矿石接卸港和最大的钢材输出港,港口运输涵盖煤炭、矿石、集装箱、原油、LNG、液体化工等全部17大货类,有力支撑了石化、钢铁、重装等产业的原材料供应。充分发挥国家能源主枢纽港作用,成立环渤海煤炭保通保畅港口联盟,保障“北煤南运”运输通道畅通,煤炭下水量连续多年保持7亿吨以上,稳居全国第1。服务区域经济发展,2024年铁矿石外贸接卸量占全国25.9%,有力保障了腹地钢铁企业原材料运输需求。
河北省持续开拓航线,助力“冀货出海”,累计开辟集装箱航线73条,60条内贸航线覆盖国内沿海主要港口,13条外贸航线通达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重要港口。2024年首次开通京唐港、黄骅港至美国洛杉矶集装箱航线,填补了河北省集装箱远洋航线空白。
秦皇岛港、黄骅港实现煤炭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唐山港京唐港区建成集装箱智慧化码头。煤炭码头粉尘防治技术全国领先,秦皇岛港获评全国首家5星级“绿色港区”,唐山港京唐港区获评国家绿色示范港口,黄骅港煤三期码头入选全国首批“零碳港口”试点。
下一步,河北将着眼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港口转型升级,补齐短板弱项,不断增强竞争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