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新闻网立足河北,覆盖全国,基本定位为“权威媒体,新闻网站”。

太行新闻网

城市: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 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定州辛集雄安正定太行资讯京津冀网事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太行新闻 > 省内新闻 >

科技原创力丨① 破茧成蝶:河北钢铁的原创突围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编辑: 张新悦 时间:2025-11-14 16:24:34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聚焦我省八大重点产业最新研发成果和产业转型升级实践,今天起,我台联合省科技厅推出全媒体系列报道《科技原创力》,展现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脉动。首篇从河钢集团最新研制的一款航空级材料,看科技创新如何助力我省钢铁产业向上突围。

image.png

本台记者 任重远:我手上拿着的是一款用在航空发动机引擎上的重要部件,它是由河钢集团最新研制的一款无磁轴承合金材料打造而成。普通的钢材打造的轴承,反复运行中会产生磁性,吸附起铁屑,运转起来就像加了沙子,影响部件的寿命和效率。而这款钢材的无磁特性,让铁屑"无处落脚"。 

河钢材料院特种材料研发中心研究员 崔毅:这种无磁轴承钢主要还是用在航空发动机上,在高温、高载荷、高转速这样的一个极为苛刻的工况下进行服役。因此它对材料的性能以及加工特性都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它的售价要高于普通轴承材料很多,也是我们公司的一个拳头产品。

合金材料具备单一特性并非难事,难就难在兼具多种特性上。为防止多种特性相互"打架",研发团队先通过热力学计算拟定合金元素成分,再经过一次次试验,验证合金元素成分最佳配比。省科技厅也将"长寿命高温无磁轴承钢技术"列入我省战略性技术清单,给予企业全方位要素支持。最终经过上百轮摸索与尝试,技术人员攻克了技术难题。

河钢材料院特种材料研发中心研究员 崔毅:目前我们已经率先实现了新型长寿命高温无磁轴承材料小规格银亮材的批量化制备。同时我们也不断开展工艺优化,现在这种材料的旋转弯曲疲劳极限已经超过了同类材料50%,很好地解决了国内航空飞行器关键零部件的需求,填补了国内空白。 

460毫米超厚板连铸生产线正式投产;百米高速重轨产品用于雄忻高铁、包银高铁等高速铁路交通网建设……在河钢,钢铁材料的"进化路线"越来越丰富。今年前三季度,河钢实施了60余项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累计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108个,其中16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13个产品替代进口。

河钢集团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 钟金红:坚持以科技创新来引领我们的高端化转型。最近几年,我们的研发投入年均增长在25%以上。"十四五"期间,我们承担了130余项的国家级、省级的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专项。我们实现了100余个新产品的国内首发、替代进口。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聚力打造更多高精尖特拳头产品,实现产品从原料级向材料级的转变,企业由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

企业创新赋动能,产学协同启新程。我省还创新性构建起企业、研究院、高校深度联动的科研协同体系:以我省首家省实验室燕赵钢铁实验室为核心枢纽,三方各展所长,贯通科技创新的"最初一公里"与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本台记者 任重远:在燕赵钢铁实验室曹妃甸研发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一种超高强度钢材的中试试验。这种钢材的强度有多高呢?一根头发丝粗细的钢丝,就可以吊装起60吨的重物。 

与通过增加合金元素提升钢铁材料性能的传统方式不同,燕赵钢铁实验室独辟蹊径,提出钢铁素化理念,在不增加甚至减少钢中合金元素含量的情况下,实现钢铁材料的高性能化。

燕赵钢铁实验室执行主任 杨志南:它的抗拉强度能够达到三千兆帕,同时具有比较高的塑性还有韧性,传统来讲,要达到这么高的抗拉强度,钢的合金总量要达到30%以上,我们首次通过力学冶金技术创新,在低合金含量的素化钢里边,它的性能指标可以说是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了。

自去年12月揭牌成立以来,燕赵钢铁实验室构建了"需求牵引、企业点单、实验室接单"的订单科研模式,引导企业精准提出需求并配置研发资金,变"撒网式"科研为"靶向式"攻关。截至目前已攻克4项颠覆性技术,解决40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其中5项产品实现国内首发,10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放眼全省,2022年以来,钢铁领域省级科技立项累计145项,投入经费1.6亿元,撬动社会投资4.6亿元;选派48个科技特派团服务企业,促成合作研发项目24个,为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1至9月,我省钢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高于全国增速7个百分点。

省科技厅平台处二级调研员 李岩:我们省通过系统布局关键技术攻关、高水平建设燕赵钢铁实验室、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等措施推动钢铁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接下来,我们将聚焦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开展大规模、有组织的科研和成果转化,提升钢铁产业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张新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