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实践:小小箱包 破卷焕新
箱包,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它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品之一。在河北有一个小镇,年产箱包达10亿只,全国每卖出3只箱包,就有1只来自这里,它就是河北保定的白沟镇。在行业里流传着“南义乌,北白沟”的说法。而近年来,箱包行业陷入了低价内卷的风潮。这个全国最大的箱包产销基地,正在进行怎样的探索,来应对内卷困局呢?

在白沟箱包交易中心,各式各样的箱包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只要几十元钱,就能买到时下流行的箱包产品,有的包甚至只要几元钱。

白沟当地有近5000家箱包企业,行业竞争激烈,有的厂商甚至模仿其他品牌的产品,再通过降低配置的方式压低成本和售价。

让当地企业更为愤慨的是,部分电商平台会用流量裹挟商户大打价格战,不降价就没有流量扶持。记者在调查中看到,一家箱包公司的产品被某电商平台认为是“高价”受到了警告:“此商品因为高价已失去活动流量,请在1天02时41分05秒内降低价格,逾期可能被淘汰”。

白沟新城箱包行业协会副会长高永利告诉记者,白沟箱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箱包产业也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

白沟箱包发源于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后出现爆发式增长。2010年以后,白沟用工成本已经明显高于周边地区,箱包企业们陆陆续续将工厂外迁到河北省其他地方,还有不少迁到省外的。

箱包企业主刘永新就把企业搬到了涿州、邯郸等地,合理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但他告诉记者,这种方式对企业而言只是维持生存的无奈之举。要想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还需要从产品设计、品牌打造等方面下大功夫。

张辉他们公司就从自然界的植物中提取颜色设计箱包,形成产品的独特印记。

公司负责人张辉告诉记者,想要生产高端化产品,把价格提上去,产品必须好看、好用,还要有自己独特的设计和功能。于是,他们加强了功能升级,研发出了一款防盗拉链,深受国外客户的欢迎。

经过大量的创新设计,他们的产品均价和利润不仅有十多倍的增长,还出口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白沟的另外一家箱包企业,在尝试从箱包的功能性上寻找新突破。他们设计了一款带太阳能板和杀菌灯的网球包,定价大概在千元以上。更多的零部件和工序,更精细的设计生产流程,都意味着更高的成本,也意味着更可观的利润空间。


这家箱包公司通过设计创新实现产品的复杂化,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使品牌产品越做越高端,同时产品设计创新有一定的门槛,也避免了低价竞争。

以往箱包产品设计大多依赖设计师的经验和灵感,周期长、成本高。当地一家箱包企业从2023年开始,用AI深度学习海量数据,快速生成多种设计方案,大幅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成本。

除此之外,当地还成立了快裁箱包智能裁剪中心,智能裁床用算法精准规划裁剪路径,让面料利用率从70%跃升至94%,裁剪效率也实现翻倍。

外观设计是箱包产业的“灵魂”,全行业每年会提交大量的外观专利申请。但专利申请周期长,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原创成本、维权成本。

眼下,当地正在推动这一难题的解决。白沟新城(箱包)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不久前刚刚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地验收,即将投入运行。

维权中心可以为企业提供外观申请专利的授权,从3到6个月的周期缩减至七个工作日之内。

如今,箱包产业正努力通过创新产品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突破行业内卷困局。箱包行业的破卷之路,是当下一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卷价格没有前途,更没有出路,只有依靠创新设计、研发、生产等诸多环节协同发力,才能推动产业不断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