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新闻网立足河北,覆盖全国,基本定位为“权威媒体,新闻网站”。

太行新闻网

城市: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 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定州辛集雄安正定太行资讯京津冀网事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太行新闻 > 省内新闻 >

“这么近,那么美”的保定实践

来源:全保定网 编辑: 张新悦 时间:2025-08-29 14:56:10

古莲花池。

8月的西大街,青石板路在夕阳下泛着暖光。

北京来的大学生陈薇举着手机,一边直播一边品尝刚出炉的驴肉火烧:“家人们看,这就是保定的美食‘顶流’!”不远处,一个微短剧剧组正在取景,导演喊着“开机”的声音与街头人们的欢笑交织。

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的夜游活动不断吸粉,中国古动物馆“恐龙守夜人”神秘又奇幻,西大街上的NPC同你一起Citywalk……越来越多外地人为了一口驴火赶赴这里,而后纷纷感叹,烟火人间的保定城让人不虚此行。

今年上半年,保定旅游接待7002.9万人次,同比增长8.9%,旅游总收入715.5亿元。如今,“这么近,那么美”的保定文旅,在社交平台上火出了新高度。

文旅新势力,流量变“留量”的破圈之道

近年来,保定市聚焦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不断推出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好吃好看好玩的保定”文旅品牌,一跃成为“网红旅游城市”。

数据显示,保定入选2024年抖音用户喜爱的TOP10宝藏城市,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入选受欢迎的城市IP。保定还入选央视财经频道“2024年度文旅新势力”城市。

“不是说周末必须到河北吗?我们一家子来保定转转。”来自北京大兴区的游客李明乐呵呵地说,一到保定,他们就打卡了素颜鱼香肉丝和牛肉罩饼,驴肉火烧也尝了三家。

“刚出锅的火烧夹驴肉真是香啊!还有保定冰柿,甜到心里去了。”李明说,他把保定美食“四件套”集齐了。

“一到节假日,总督署门口的游客队伍排到古莲花池,古莲花池门口的排到总督署。”家住卫上坡的居民张伟告诉记者,他眼见着老城区的景点火起来,也接待了好几拨来保定旅游的朋友。

除了市区的景区,世外桃源般的野三坡、雄奇险峻的白石山、庄严厚重的清西陵、碧波浩渺的易水湖、有百里画廊之称的太行步道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外地游客。

此外,在文旅产业发展中,保定不断创新业态,打造“保定冰柿”“总督三件套”等美食爆款;推出保定环城水系“水游直隶”项目,有效激活府河水系周边业态;启动保定古城创建5A级景区工作,积极推动古莲花池、淮军公所博物馆等创建4A级景区……

在线路推广上,易县安格庄村、阜平县骆驼湾村入选文旅部“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储备名单。清明假期发布8条市级乡村旅游主题线路,“五一”假期推出citywalk专属线路攻略,串联主城区景点,将保定美景美食推荐给广大游客。

博物馆之城,百馆释放文化新活力

“妈妈你看这个,太神奇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恐龙帝国展厅的触摸互动墙处,来自廊坊的小朋友乐乐点击屏幕上的图片,与之对应的恐龙就会瞬间“复活”。很多孩子反复排队,玩得不亦乐乎。

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是保定市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深度合作,携手打造的亚洲规模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从规划到开馆仅用时三年,已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文化地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让这座古城有了更鲜活的记忆和更丰富的讲述。保定通过系统化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显著提升了文旅产业吸引力和服务效能。

截至目前,全市备案博物馆数量已达101家,位居河北省首位,上半年共办展览61场、社教活动930余场,接待观众511万人次。博物馆体系对社会文化服务的带动作用正在不断显现。

“保定仅用了4年,便实现了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市文广旅局博物馆科科长刘自军说,如今,以42家国有博物馆为骨干,59家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多元化博物馆分类体系正在形成,共同构成了保定“博物馆之城”的丰富内涵,使文旅产业不再是简单的观光,而是深度、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在市博物馆“保定故事”展厅古老的文物前,银发志愿讲解员、河北大学博物馆退休副馆长李文龙正用浑厚的嗓音将一段段尘封的往事娓娓道来。

在创新文博人才参与机制方面,今年5月,市文广旅局联合市教育局和几所驻保高校,招募选聘了21名退休专家学者担任银发志愿讲解员,一上岗便广受好评。同时启动“红领巾讲解员”活动,推动青少年参与文化传播,形成“银发+红领巾”多元互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此外,市文广旅局结合野三坡、白石山、狼牙山、冉庄地道战遗址等知名景区和博物馆,推出了世界地质公园、红色古城、老电影、国防军事等主题的五条研学线路,在暑假期间吸引众多学生参与。

在这五条研学线路中,你可以化身小药农,认识安国神奇的百草;你可以走进野三坡鱼谷洞,解读5亿年山海变迁;你可以化身时空侦探,做一宿“恐龙守夜人”;你可以解码莲池双绝,看状元卷、走状元廊,在高芬阁,许下美好愿望……

在展览与体验层面,很多博物馆广泛运用科技手段提升观众参与感,并与城市文化生态深度融合,形成了多元业态联动的发展格局。从中国古动物馆的科普沉浸,到直隶总督署的情景剧体验,再到艺术类博物馆的非遗互动项目,博物馆已成为保定文旅矩阵的核心节点,推动“文化+旅游+教育”产业链协同发展,有效拓展了城市文化辐射力和吸引力。

内容赋能,文旅IP的传播与体验升级

在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活板印刷体验文创店里,一枚以直隶总督为设计灵感的冰箱贴正将厚重的历史转化为可触摸的生活诗意。

“这些卖得都不错,还有人专门收集整套的‘直隶元素’系列文创。”文创店店长刘研笑着说。货架上,总督衙门样式的拼图、印有古代官服纹样的摆件等产品琳琅满目。

自2023年被列入“首批省级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以来,直隶总督署博物馆与多家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专业机构展开合作,累计开发文创产品300余种,涵盖文具、服饰、家居、食品等多个品类。其中“保定蝶变定瓷茶具礼盒”及“总督署里转一转——转转乐”不仅荣获第六届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银奖,还亮相2024(上海)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

淮军公所博物馆的文创也颇有说法——“和润公所,美蕴保定”系列定制文创已有9类13款。

“这套刮画每张都能在馆内找到对应的建筑纹饰。种子门票浸泡后种植,就会发芽开花……”馆长康广河说,这些文创产品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到这里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此外,保定全力发展微短剧产业,成功举办中国·保定“夏夜繁星”微短剧嘉年华,发布《保定市支持网络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二十条措施》,面向全国发出“保定邀请”。

在音乐传播方面,2025第二届中国乡村音乐大会策划了“月满乡音”“一乐千年”“健康跃动”“山水绿境”四篇特色场景,邀请140余位国内知名演艺界人士,选在太行山沿线的阜平县、曲阳县、唐县、安国市、易县进行录制。

今年省旅发大会保定分会场活动于9月19日至21日开展,中国乡村音乐大会成为本届旅发大会“文旅+”业态的生动实践,“中国乡村音乐从保定开始”这一音乐IP将不断深化。艺人在音乐大会中,通过游景区、品美食、录ID,充分展示保定文旅资源,深度宣传保定美食“四件套”、曲阳定瓷、易县易水砚、安国药膳等特色产品,进一步促进文旅消费,塑强城市品牌。

从百馆之城的文化深耕,到文旅IP的创新传播,从舌尖美味的热情引流,到山水古城的深度体验——保定正以“这么近,那么美”的独特魅力,将流量变为“留量”,让过客成为“常客”。

这座古城,不再只是历史课本中的一页注脚,而是化身成为一处处可触、可感、可品、可沉浸的活态文化场景。未来,保定将继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保定篇章愈发精彩、动人。


责任编辑:张新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