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评 | 瓣瓣同心京津冀 燕赵大地谱新篇
冀时特约评论员:延 迹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河北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牵牢疏解“牛鼻子”,创新链与产业链双融共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也是河北抢抓机遇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河北全域对接、全面承接,以雄安新区为集中承载地,抓好标志性疏解项目落地,中国星网等多家央企总部落户雄安,北京援建雄安的“三校一院”办学开诊,2024年全省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332家。以此为牵引,河北强化与京津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搭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雄安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以“六链五群”为纽带,牵头建设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2条重点产业链,主导安全应急装备、集成电路等集群,从“单点突破”到“全面开花”,不断畅通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渠道。2024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34.8%,成为三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夯实协同“硬底座”,交通网与生态网双轨并进。便捷路网和生态屏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支撑。河北下大气力深化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从不同方向打造联通京津的经济廊道,如今京津雄“半小时通勤圈”和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京津冀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加快建设,带动各类资源要素在三地间高效流通。同时,全力以赴抓好生态环境联控联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决筑牢京津冀生态环境屏障,2024年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均超六成,白洋淀重现“华北明珠”光彩,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覆盖率达82%以上,“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已成为三地群众的普遍共识。
锚定发展“同心圆”,获得感与幸福感双向奔赴。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河北发挥环京津的地缘优势,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医疗领域,京津冀三地914家医疗机构实现60项检验结果互认,住院费用跨省结算全覆盖;社保领域,社保卡“一卡通”覆盖6.4万+医疗机构、3900+交通线路,实现“同城待遇”;教育领域,300余所京津学校与河北合作办学,13所省属高校与29所京津高校深化合作;就业领域,京津养老项目向河北延伸布局,“河北净菜”丰富京津“菜篮子”,“河北福嫂”保障京津家政市场,有力带动河北居民就业增收,三地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十年。全省上下将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