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一线丨酷暑里的“清凉守护者”
6月20日,国网石家庄市栾城区供电公司员工对10千伏北赵台线开展带电接引作业。
入夏以来,高温天气持续影响全省多地。此时,有这样一群人,或爬高楼修空调,或顶烈日检修线路,用汗水与坚守为群众送去清凉。还有一些地方,变身避暑港湾,让市民在炎炎夏日里寻得一片舒爽。
■ 爬上爬下的“空调医生”
泰安小区一户、东焦民巷一户、天林苑一户……7月8日早晨,空调维修工高治新上班后,刚打开工作软件,十几个订单就推送出来了。他安排好订单顺序,一天的工作就此开始。
高治新已在空调维修行业干了20年,每年夏天和冬天,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入夏以来,他每天都奔波在石家庄市的各个小区。一辆电动自行车、一个黑色工具箱,是他的全部装备。
“今年热得早,刚进6月份我就忙了起来。等入了伏,天气变得湿热,就更忙了。”高治新说,按照往年的经验,他这一夏天差不多能修近千台空调。
当日8时30分,他来到泰安小区一家住户。房主说,他们家客厅的空调已经用了10年,今年室内的柜机开始漏水了。
高治新听完客户描述后,卸下空调柜机底挡板,屈膝俯身仔细检查管路。他用胶管对准排水口吹了几口气,又注入了半瓶水。等水顺畅流出时,高治新说,修好了。
这次修理前后只用了10分钟。高治新说,这个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空调使用时间长,灰尘和杂物阻塞了排水管,导致柜机漏水,只需要吹几下,然后用水疏通,一般就能解决。
“客户反映的空调问题主要分为两类:假性故障和实际故障。有些假性故障,只需要一个电话就能解决,我们就不用到场了。”高治新说,比如,前几天有客户反映遥控器失灵,根据客户的描述,判断是误触童锁功能,通过电话告诉对方解锁方法后,遥控器很快就能正常使用了。
9时,高治新来到东焦民巷小区一位客户家中。这家人反映空调不制冷了,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经过一番检查,他判断可能是空调制冷剂泄漏,还需要检查室外机。
这家人居住在24楼,高治新做好安全准备工作,翻身来到放置空调外机的平台处,仔细检查漏点。这个高度,看着都让人腿发抖,高治新却应对自如。
“找到漏点了!”高治新一边说,一边做好标记,然后使用专业工具焊接修复。随后又往空调中注入制冷剂,整个维修过程用了1个小时。
“像这种情况,也可以直接注入制冷剂,不用管漏点,但这样治标不治本。”高治新说,“既然客户选择了我,那就一定要负责到底,即便楼层高有风险,也要修好漏点,这样才能让客户安心使用空调。”
忙活了一上午,等到吃午饭时,已经到了14时。“干我们这行,经常是风吹日晒、爬上爬下,吃饭也没有准点,但看着修好的空调给客户家送上阵阵凉风,心里就很有成就感。”高治新说。
■ 高空带电作业的“电力特种兵”
高温天气渐多,用电需求随之激增,供电部门在全力保障夏季电力稳定供应。
在供电部门保电队伍中,有一群被称作“电力特种兵”的人——带电作业工,他们常年冒着风险开展设备带电作业。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的王佳兴便是其中一员。
7月5日0时,王佳兴与班组同事抵达石家庄市新华区国泰街的银行学校宿舍,准备开展电力增容工作。这位年轻小伙儿已入职5年,是团队里的技术骨干。
“开始作业!”0时15分,随着班长刘森浩一声令下,王佳兴与同事登上绝缘斗臂车,缓缓升至12米高空。操作前,他们早已穿好厚重的绝缘服,戴好绝缘手套与安全帽,做好了万全准备。
高空作业区域树木繁茂,下方低压线与路灯交错,给操作增添了不少难度。在照明灯的光束下,两人设置绝缘遮蔽隔离措施,每一个动作都像穿针引线般细致——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安全。20分钟后,第一阶段工作完成。
绝缘斗臂车缓缓落地,王佳兴走出车斗,卸下装备。他的工作服已被汗水浸透,绝缘手套里甚至能倒出水。“白天下过雨,空气又闷又潮,再加上密不透风的绝缘服,干完活浑身就跟洗了澡似的。”他抹了把脸说。
3时,第二阶段工作启动。王佳兴再次穿戴整齐,登上绝缘斗臂车。这一阶段任务更为复杂,既要固定引线,还要拆除此前安装的绝缘遮蔽,经过50分钟的操作,工作才宣告完成。
“下来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快‘燃尽’了。”王佳兴说,绝缘服里的温度太高了,就像在蒸桑拿,但一想到能帮居民解决用电难题,就觉得值得。
带电作业不仅风险高,对体力也是极大考验。“在高空拉拽几十公斤重的电缆,特别耗体力。”王佳兴说,只有身体素质过硬,才能保证每个操作环节安全无误。
“第一次高空作业时,我紧张得不行,面对近在咫尺的万伏高压电,心里难免发怵。”王佳兴说,刚工作那段时间,他天天跟在师傅身后,从准备材料、打理工器具等辅助事项学起,一步步掌握了操作技能。
这次带电作业,只是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中心员工始终坚守岗位,为保障城市的电力供应默默奉献。无论是骄阳似火的酷暑,还是滴水成冰的寒冬,只要居民有需求,他们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7月9日,市民在石家庄市人民广场新万宝商城休闲纳凉。
■ 人防工程变身“清凉港湾”
为方便市民纳凉避暑,日前,石家庄市国防动员办公室正式向市民开放7处市区人防工程避暑纳凉场所。近日,记者深入人民广场新万宝商城和石家庄市人防通山工程两处避暑纳凉点进行探访。
7月9日15时,记者来到位于长安区的人民广场。在新万宝商城入口处,张贴着“人防工程避暑纳凉点”的标识牌,记者乘电动扶梯进入商城,感到一阵清凉袭来。
步入商城,休闲座椅在走廊内错落分布,市民们或坐在长椅上休息,或穿梭于店铺之间,一些年轻女孩一边喝着冰饮一边聊天。
记者看到,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商城东侧的春华书城看书。“我们在书城办了个会员,带孩子来到这里,既能纳凉,又能让他学点东西,真是一举两得。”市民王茜茜说。
“避暑纳凉场所每天的开放时间与商城的营业时间同步,从上午10点到晚上8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商城被设为人防避暑纳凉场所后,他们对休闲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增了躺椅和部分座椅,以方便市民休息。同时,商城还为前来纳凉的市民设置了合适的空调温度,确保市民有更好的体验。
在石家庄市人防通山工程,记者看到的则是利用人防工程疏散干道打造的另一番清凉世界。
该工程位于城市西南部,石家庄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开放了该工程0—4号电站之间的疏散干道,设立纳凉场所,供广大市民休闲避暑。
走入通山工程疏散干道,记者看到,市民三五成群漫步其中。纳凉点内,展板和电子屏幕展示着人防工程的历史发展情况,让市民了解人防和国防动员知识,提高人防意识和国防观念。
“我就在这附近居住,每天下午都要散步,可是外面太热了,一走一身汗。这下好了,可以到清凉的地下通道散步了,太棒了。”市民王君说。
据了解,该工程开放区间设置有3D投屏、体感游戏等供广大市民休闲娱乐,还配备了电视、桌椅、饮水机、共享充电宝、防暑药品等,让广大市民获得清凉、愉悦的夏日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