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种业大会 解锁河北小麦增收密码
日前,2025马兰小麦种业大会在辛集举行,记者带您一起探访河北小麦增收的密码。
这场在辛集举办的种业大会,以"振兴中国小麦种业 助推粮食单产提升"为主题,来自全国近百位小麦育种专家、近千名小麦科技工作者和粮食加工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小麦种业的前沿技术与成果。
在现场,记者注意到,由河北培育的节水高产小麦"马兰1号"根系剖面展示区成了与会人员的热门打卡地。地面上不足70厘米的小麦,根系却十分发达,而小麦节水的秘密也就藏在这里。
记者:
我们看到这小麦,这个根须已经扎到了地里2米2到2米5,这个深度是不是就说明,即使是地表干旱,它也不缺水。
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 郭进考
对,因为上面干旱了,底下还有水,所以说要培育根系发达的品种,是节水抗旱高产的关键基础,也是核心。
记者看到,包括马兰1号在内,"马兰系列""石农系列"等100多项小麦实验品种整齐排列在田间。其中"乐土轮选103""山农42"亩产分别达到840公斤、850公斤。特别是马兰系列品种,屡次打破河北小麦高产记录。
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 郭进考:
从现在来看,我们调查目测亩穗数在50万以上,亩产可以说在800公斤以上,甚至可以达到850公斤,还甚至更高。
据了解,河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3300万亩以上,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0%,今年全省小麦良种覆盖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高志强:
我们在小麦产业中有了新品种,配套着新技术,那么有农机实现这新技术,再有新农人在管理各项过程中,给他能很好地参与进去,那这样的话对于我们的粮食生产,种子的发展,应该都是非常好的平台。
相关推荐: